众力资讯网

依靠这三步,找到比薪资更影响你职场幸福感的工作

经常看到身边有人吐槽工作如何不顺心,无论工资高低,其实这是因为大部分人找工作的时候总是陷入一个误区——那就是在找工作的时

经常看到身边有人吐槽工作如何不顺心,无论工资高低,其实这是因为大部分人找工作的时候总是陷入一个误区——那就是在找工作的时候,把更多注意力放在了薪资,福利,工作职位这些硬指标上,而往往忽视了软指标如文化,领导风格的匹配,然后发现,工资虽然不低,加班却成了常态。岗位看着对口,但是你的建议总不当回事,慢慢地,最初入职的兴奋开始被消磨,你以为这是职业倦怠,实际是,是因为文化的不匹配。

当然这里聊的文化,并非入职培训或是企业墙张贴的口号,它更多隐藏在员工,尤其是领导者的行事风格的细节中,而这些,其实我们可以在面试中窥得一二,帮你避开入职即后悔的坑,找到自己真正觉得合适的公司。

PART.01 首先要明确自己的风格

选择合适的公司,首先是要清楚自己的行事风格,就像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别人眼中觉得好的,未必适合你。那么你可以先从三个核心维度来梳理自己的需求。

A. 工作节奏:快节奏还是慢节奏

不同行业,不同公司会有不同的节奏风格,如果你是喜欢慢工出细活的工作模式,那么面试就强调入职出成绩,速度至上,不管如何先拿到结果的公司就要警惕了。你进去后只会被催着干事,不会过于在乎质量,会让你有种被推着走难以沉淀的感觉。

李先生是一位35岁以上的市场营销经理,入职去了一家快速发展的初创公司,尽管公司提供了丰厚的薪资和发展机会,但是工作节奏相应也很快,李先生需要加班到深夜,更让他烦闷的是,需求从不在一开始敲定,而是边做边调整让他觉得总是很被动,最后无奈离职。

相反,如果你喜欢快速试错的工作节奏,那么那些流程复杂凡是都要等待上级领导拍板的,那么你想主动推进往往也会处处受限。

B. 反馈方式:你偏向温和指导还是直接挑刺?

要想在职场更舒适,遇到一个符合你反馈风格的公司或领导至关重要。每个人在长期的成长中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处事风格。

如果你对批评敏感,那么那些直言不讳完全不顾及你情绪的怼人方法只说你不行却不教你如何改的公司或领导可能会让你深感不适;

如果你喜欢有话直说,不绕弯子的沟通,那么面对那些避开问题只会说先放放,再想想背后却觉得你不行的公司就要慎重了,这种公司看似和谐,实则内耗非常严重,你会陷入对老板只回“ok“不作下一步指示然后无限等待的猜测中。

可以回想一下你在过往的经历中,那些指出你问题的人哪种方式更让你感觉舒服,同样在面试中,面试官在与你交谈时的谈话风格,尤其是出现分歧时的表达,能让你更快识别这里是否适合你。

C. 晋升方向:管理者还是技术专家

有个残酷的现实是,无论大型公司还是中小企业,哪怕他们明面上宣扬自己公司有着完美的双通道发展模型,但私下里,仍旧承袭着管理者应该比非管理者拿更高工资的习俗。

所以,如果你还年轻想要快速晋升,那么最好去那些快速发展的公司,并了解他们每一级别晋升的时间,亦或管理者的平均年龄。

如果你人到中年正面临转型,那么自己也需要思考,是想继续深耕某个专业领域,成为该领域的专家,还是想转向管理岗位,带领团队发展?那么一定要在面试的时候就了解清楚,不要被表面的职位名称所迷惑。

PART.02 验证公司真实文化的三种渠道

面试就像相亲,面试官都会往好的方向(至少是公认好的方向)标榜自己的优势,但真正的文化还是体现在每处细节中,如何去识别公司的真实文化,其实体现在以下三处:

办公关键的观察

前台的接待:前台工作人员是礼貌热情及时通知还是懒懒散散爱理不理,其实你的对公司的第一印象。

办公室的布局:是开放式办公,还是单独办公室,亦或者高管独立办公室员工在大开间。1说明公司层级感较弱,沟通直接;2.说明各部门之间更倾向于更加独立的办公;3.说明公司比较在意层级,那么至少在给高层汇报时流程会更在意。另外墙面或会议室也是重要的观察之处,墙面是否贴有励志标语,那么这类通常喜欢喊口号重结果的公司,会议室是否干净,留着上一批员工随处丢弃的文件和讨论的痕迹等等。

员工的状态:如果是大开间,你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员工做事的积极性,以及之间的互动,是沉闷的还是热烈的。是友善的沟通还是激烈的争吵。

面试的提问

之前说道,你和面试官的交流可以看出彼此反馈是否同频,而有些问题的了解则更帮你直观地公司的做事风格。除去问自己可能承担的职责以及公司的福利待遇外,这几个问题能够帮你深入了解公司的文化本质。

A. 团队的加班情况是怎样的?

虽然这个问题你可能还是会得到不那么真实的回答,但是还是可以去了解这家公司的在加班上是临时的还是常态化。如果可以的话,选择临近下班的面试时间,更容易窥探到真相。

此外可以更细节些,是每周有固定加班,或者大概现在的员工一般是工作到几点?

B. 我将去做的这个项目上一次没有做成的原因是怎样的?

有些问题实际上行业通病,你可以通过回答去了解,公司是否能够包容失败,并给予支持。如果公司文化宽容,你可以在这积累经验并突破瓶颈。如果公司只一味将责任推给个人,那么你需要考虑自己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及精力来应付这巨大的压力。

C. 我进入公司后,试用期公司会有怎样的安排?

是安排带教,每月有定期的专业分享或培训还是鼓励自己成长,有问题主动问。看看是否适合你的适应风格。

D. 你喜欢公司哪点好或者不好的地方?

这个问题很直接,更适合在交谈比较融洽的氛围中提出,但即使这样,恐怕也难得到真实的回答。所以不光要听对方说了什么,更要听对方没说什么,其实公司本就不完美,但若是避而不谈的,反而值得警惕,要么面试官恐怕早就对公司心生不满,要么是你之前提到的某些原公司不满的地方也有相似之处。

离职员工​的反馈

互联网时代,可以通过网络搜索或者微信等渠道了解下这家公司的员工评价,进一步验证你在面试时观察到的验证,尤其注意一些提及的高频词。不过有些极端的说法也需要警惕,可能是出于个人恩怨,也可能是公司自己潜水刷好评。

PART.03 决策的三原则

在进行验证后你需要进行最终决策,这三个原则可以帮助你做出更合适的选择。

核心需求必须匹配

在自己的三大风格中,若很难全部满足,那么你需要明白自己的底线是什么?是不能忍受加班还是无法忍受挑剔的领导,压抑的工作氛围。梳理你的接受清单,满足前1-2条,其他的可以暂且让步。

接触不同的人,综合去评估

除了HR,其实更多要看看你所在团队的情况,你的团队成员,部门经理,分管领导,一则可以帮助你从多角度去了解这个公司的文化是否符合自己需求,二则后者才是你更多接触的群体,有的时候公司各部门文化差异也很大,

尤其是当部门面试官和HR的说法不一致时,有可能是HR在掩饰,有可能是这个部门的情况可能不一致,你应该更多关注你将来所在团队的声音。

选择更符合的文化而不是公司名气或高薪资

虽然进入一家名气大的公司或者拿到一份高薪水让你一时得意,但你没法在里面干的开心,一切都是妄谈,相比之下,一家小公司如果文化匹配,可能会让你发挥潜力,走得更远。

与其频繁跳槽浪费时间,影响职业的积累,不如好好花时间,通过了解和验证公司文化,选择一个与你的工作方式和生活理念相契合的公司,能让你在职场上走得更远,避免频繁跳槽带来的负面影响。文化匹配,才是你职场长期发展的真正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