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都叫小电驴,现在不同了。电动车新国标一出,以最高设计车速25km/h为界,车速慢的电动自行车和车速快的电动摩托车有了本质的区别。

距离9月1日新规上线还有不到一个月,在哪里上牌,需不需要驾驶证,车子更新换代——围绕这些问题的电动车市场,似乎又热闹了起来。
#1
「实探伞塔路电动车市场」
伞塔路,西安著名的电动车集散地,聚集了市面上大多数的电动车品牌,不少人的第一辆电动车就是从伞塔路推来的。

目前,伞塔路大部分店铺都是电自和电摩混卖的状态,各家各户打出来的标语也能看到“以旧换新”“国补”等字样。

“上个月看还有两千多的,这个月再看,三千以下几乎已经找不见了。”
有人走出电动车专卖店,就掏出手机翻到购物车,语气颇有些无奈“网上本来看好了,但是已经下架了,今天就是要看看线下店有没有。”

除了伞塔路之外,友谊路、太华路等多个电动车集散点,多有相同的状况。

现场也有一些老款车型,挂牌售价1300-1800,但数量比预想中要少得多。
“其实咱库存量不算大”,有商家直言,“现在的电动车款式都是厂家根据门店报出来的计划上的,可以给门店换款,要是新国标的车型上了,厂家也会给政策,重新铺货。

新国标落地,设置了3个月过渡期,旧款车允许销售至2025年11月30日,在这个过程中,也给大家“捡漏”留下了余地。

“我的旧车还能上路吗”?这是西安许多电动车主的共同担忧。根据相关部门解读,答案令人宽心:已购买的旧国标车不会被强制淘汰,消费者可根据车辆情况自主决定是否更换。
一方面“收旧车”,另一方面还在卖“旧车”,成了市场上独特的景观,也藏着普通人对出行成本的精打细算。


#2
「道路之争:当电驴驶向机动车道」
新规上线,意味着至少有一部分电动轻便摩托车和电动摩托车也将行驶在机动车道路上。

根据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676号提案的复函,截至2024年初,全市个人电动自行车挂牌近400万辆,未挂牌电动车估算100余万辆,二轮摩托车近70万辆。全市非机动车、二轮摩托车及投放的共享类单车已达到空前的高位(618万辆)。

无法估算这里有多少电动摩托车,但是对于开车的人们来说,未来感受到压力是一定的。
“就怕电动车到处乱窜,早晚高峰更堵了。”对私家车主来说,城市道路上需要重点注意的就是各种电动车,“每次堵车都有电动车在车流中穿行,看见就提心吊胆,现在电动摩托能上机动车道,那不是更操心了?”

机动车道来回穿插的、超速甚至逆行的、右侧盲区窜出……这些都堪称是电动车主与私家车主之间的“痼疾”。
“因为上下人,车辆停靠的比较频繁,经常怕遇上电动突然追上来,我们开车时更要小心观察,提醒乘客小心开门杀。”一位网约车司机说。

因此,对于能上机动车道的电动摩托车进行考证、上牌、买保险等一系列约束,对私家车主来说,或许还是个不错的消息。
但对于骑电动的人而言,电动车的高明之处就是节能、省力、灵活、便捷,尤其是能在别人堵车的时候轻松通过。“要不然冬天冻脚夏天暴晒,骑电动图啥?”而新规定上线,必定意味着一些从前习以为常的“便利”将要被制约起来。

“守规矩”是一方面,道路的通过率的矛盾,在西安这样道路资源紧张的城市尤为突出。
电动摩托车挂黄牌后需在机动车道最右侧行驶,部分车主认为“电摩速度慢、稳定性差,与汽车混行风险高”。有人抱怨道:“电摩在机动车道龟速行驶,后车只能频繁变道超车,反而增加了拥堵。”
而电动自行车车主本应走在非机动车道,却常因机动车违停占道,被逼走上人行道甚至机动车道。“要是新规定能把机动车也管一下就好了。”

不按规定停放也是电动车带来的“社会病”。
在地铁站口、小区内,占用人行道、消防通道等公共区域乱停放的电动车,不仅影响其他车辆的通行,还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一旦发生火灾等紧急情况,这些违规停放的电动自行车将成为阻碍疏散的障碍物,进一步加重灾害后果。

针对种种状况,新国标除了划定路权、速度、牌照等等,还将严查非法改装提速、加大电池仓等行为,对车身材料的阻燃程度作出要求,也让大家在出行安全方面多了层保障。
但现实状况中,这场关乎城市毛细血管的交通变革,才刚刚开始。
▼
新国标的实行,不只是商家货仓里的新旧更替,也不只是马路上的车道划分,更是千万人出行习惯的重塑、路权观念的磨合。新规像一把标尺,既划清了“合规”与“违规”的界限,也丈量着城市管理的温度与精度。
或许未来的某天,当电动车在非机动车道安心穿行,机动车在专属车道平稳行驶,不会再有“突然窜出的惊吓”,也没有“被逼变道的无奈”—— 这需要新规的刚性约束,更需要每个交通参与者的相互体谅。
毕竟,无论是开私家车的你,还是骑电动车的我,我们共享的从来不止一条马路,更是对“安全回家”的共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