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在老师群里,有人发了一条帖子,问:
“民办学校还有未来吗?”
底下留言炸了锅。
有说还行的,也有说早晚玩完的。
看着这些留言,我突然有点感慨:
教书这么多年,我们从来没像现在这样清醒地意识到,
教育的风口,真的要变了。
我自己也在民办学校干过几年,现在还有不少朋友还在旧单位。
说句实话,这几年,大家的日子都不太好过。
很多人以为,私立学校的老师工资高、假期多。
但真干过的人都知道,哪有那么轻松。
寒暑假一半被占,节假日随时加班。
学生成绩一滑坡,领导立马找你谈话。
上面要你抓素质教育,家长又只看分数。
每天搞教学之外,还得兼顾各种活动、汇报、检查,忙到深夜。
可这都还不是最可怕的。
真正让人焦虑的是,未来越来越不确定。
01 | 危机真的来了很多老师可能还没意识到,民办学校的根本危机,不是政策,而是孩子越来越少。教育部的数据摆在那儿:
2019年出生1465万人,2024年掉到954万。
2025年之后,小学入学人数就要明显下滑。
换句话说,接下来5年,是民办中小学最后的生源黄金期。
生源一少,竞争就激烈。
家长手头也紧,能进公立学校就不愿意掏学费读私立。
于是,民办学校招不到学生、收不上学费、撑不住成本,最后裁员、合并、甚至关停。
别以为这是危言耸听,幼儿园那一轮已经发生过了。
接下来,这股浪潮会慢慢蔓延到中小学。
到那时候,很多民办老师真的要面临失业这个困境。
02 | 民办老师的脆弱民办学校,本质上就是披着教育外衣的企业。
人家老板看的是利润,不是情怀。
学校倒了,学生退学费,老师就成了最先被牺牲的那一批。
有在职老师吐槽:公积金200块、社保最低基数、离职还得赔违约金。
更尴尬的是,学校说变脸就变脸,今天教育理想,明天市场导向。
很多民办老师,其实就是打工人,只是打工的地方恰好是学校。
所以别再幻想什么民办学校会善待老师,
那是理想主义,现实一点吧!
在企业逻辑里,老师只是成本的一部分。
我见过太多老师,明知道形势不妙,还抱着再看看、再等等的心态。
但市场不会等人。
我们该做的,是在局势变糟之前,先谋好自己的Plan B。
这里我总结几条相对现实的路子,供大家参考:
1、考编考公:稳定第一
这两年不少民办老师回头去考编,虽然难,但不是没机会。
我们有教学经验、表达能力强,面试时反而比年轻人更稳。
2、教育相关行业转岗
比如教育咨询、升学规划、心理辅导、教育服务公司教研。
这些方向都能用上教学经验。
3、教培机构或独立老师
虽然教培行业起起落落,但好老师永远有市场。
你可以选择兼职授课、小班课、1对1、素质类培训等形式。
只要能帮助家长解决问题,就不怕没饭吃。
甚至要比在学校要赚得多的多。
4、自媒体写作或短视频
教育类内容其实非常适合老师做。
你能写、能讲、有内容,就能积累自己的影响力。
等你有了粉丝、有了口碑,再转到线上教学或知识付费,自然水到渠成。
5、跨行转型
像人力资源、公关、销售,这些行业都需要沟通表达能力,而这恰恰是老师的强项。
别觉得自己年纪大了转不了,只要踏出去,哪怕慢一点,也会有出路。
04 | 别指望任何学校给你安全感民办学校老师有没有希望?
有,但不在学校,在老师自己。
未来的教育行业,不会消失,但一定会重新洗牌。
无论在哪个岗位上,只有你不断学习、不断更新,才能活下来。
所以,与其焦虑,不如早做准备。
别指望任何一家公司、任何一所学校给你安全感,
真正的安全感,只能来自你自己。
如果你现在还在民办学校工作,不妨花点时间,
盘一盘自己的技能,算一算退路。
别等到那天真的来了,才发现:
原来我们不只是被裁掉的老师,还是没准备好的那一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