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先天性耳聋基因治疗、基因矫正临床实验一例

基因检测是基因治疗的必要条件导致先天性耳聋的基因突变原因因人而异。耳蜗毛细胞突触传递的关键蛋白——耳蜗蛋白(otofer
基因检测是基因治疗的必要条件

导致先天性耳聋的基因突变原因因人而异。耳蜗毛细胞突触传递的关键蛋白——耳蜗蛋白(otoferlin)的基因缺陷会导致先天性耳聋。如果家族中、或病是先天性耳聋,而且基因检测包括耳蜗蛋白的全部编码序列和重要的非编码序列,在采用合适的基因突变分析方法后,可以明确该耳聋病人是否是由耳蜗蛋白的基因突变而引起的。如果明确先天性耳聋是由该基因突变所引起的,经佳学基因检测耳聋项目组查询分析,目前尚无有效药物治疗该疾病;患儿通常接受人工耳蜗植入。DB-OTO 是一种双重腺相关病毒 1 型基因疗法,它利用毛细胞特异性启动子调控人OTOF互补 DNA(编码耳蜗蛋白),从而将用于合成人体正常耳蜗蛋白的DNA序列注入到病人体内,从而合成正常功能蛋白。正常功能蛋白引起正常的听力。

耳聋基因矫正治疗临床试验是如何进行的?

耳聋基因治疗课题组开展了一项开放标签、单组、首次人体临床实验验,以评估DB-OTO对耳聋的临床治疗效果。携带OTOF基因变异且患有重度耳聋(定义为平均听力阈值>90分贝听力级[dB HL],表明无法听到汽油动力割草机的声音)的儿童接受了DB-OTO耳蜗内输注(每耳7.2×10¹²个载体基因组),单耳或双耳均可。主要疗效终点为第24周时行为纯音测听(PTA)的平均阈值≤70 dB HL,这是通常可避免人工耳蜗植入并实现自然听觉的临床标准。关键次要终点为第24周时,在阈值≤90 dB标准化听力级(db nHL)的情况下,对点击刺激的听觉脑干反应。安全性评估包括不良事件、实验室检查结果和前庭功能测试。

耳聋基因治疗临床实验结果怎么样?

本研究共纳入12名儿童。单次输注DB-OTO后,12名受试者中有9名(75%;95%置信区间:43%至95%;两个终点的P值均为1.1×10⁻¹³)在第24周时纯音听阈平均值≤70 dB HL(主要终点),且听觉脑干反应≤90 dB nHL(关键次要终点)。其中6名受试者无需助听设备即可听到轻声细语,3名受试者听力敏感度正常。治疗期间或治疗后共发生或加重67例不良事件,但均未导致受试者退出研究。

耳聋基因检测结果总结

DB-OTO基因疗法改善了OTOF相关耳聋 患者的听力,使12名接受治疗的患者中有3名恢复了自然听觉,并使听力敏感度恢复正常。(注册号:NCT05788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