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1991年东北黑社会大佬乔四伏法,临刑前神色镇静:我这一辈子够了

说起东北的黑社会历史,乔四这个名字绝对绕不过去。他是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哈尔滨乃至整个黑龙江地区最有名的黑帮头子

说起东北的黑社会历史,乔四这个名字绝对绕不过去。他是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哈尔滨乃至整个黑龙江地区最有名的黑帮头子之一,真名叫乔四爷,学名杨光远,生于1952年,死于1991年。

这个人的一生充满了争议,他靠着暴力、敲诈和各种非法手段在东北混得风生水起,但最终也没能逃过法律的制裁。

1991年,他被执行死刑,而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是他在临刑前表现出的那种镇定,甚至还留下一句“我这一辈子够了”,让人感慨万千。

从街头混混到黑帮老大

乔四,1952年出生在哈尔滨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那时候的东北,工业基础雄厚,但社会风气也挺复杂,尤其是哈尔滨这种老工业城市,街头巷尾总少不了混混和地痞。

乔四小时候家里条件一般,父母都是工厂的普通职工,没啥背景。他读了几年书,初中没毕业就辍学了,之后开始在社会上瞎混。据说,他年轻时就不是个老实人,喜欢打架斗殴,仗着自己身高体壮,在街面上有点小名气。

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中国正处在改革开放的初期,社会变化快,各种机会和乱象并存。那时候的东北,国营企业多,但下岗工人和闲散人员也不少,治安环境不算太好。乔四抓住了这个时机,开始拉帮结派,收拢了一帮小弟。

他不是那种靠脑子吃饭的人,更多是靠拳头和狠劲,在哈尔滨的道里区一带逐渐站稳了脚跟。早期,他干的活儿主要是收保护费、替人平事,偶尔还插手一些小规模的非法生意,比如倒腾点紧俏物资什么的。那会儿法律监管还没那么严,他这种人混得还算滋润。

到了80年代中期,乔四的名声越来越大,势力也从哈尔滨的几个街区扩展到了更大的范围,手底下的人越来越多,组织也越来越有规模。据后来警方统计,他手下最巅峰时有上百号人,算得上是个不小的团伙了。

乔四的赚钱路子主要有几条。第一,收保护费。他带着手下在哈尔滨的各大市场、饭店、娱乐场所转悠,谁不交钱就砸场子、打人,逼得商家不得不低头。

第二,倒卖物资。那时候物资匮乏,很多东西凭票供应,乔四通过各种关系搞到紧俏货,再高价卖出去,赚了不少黑钱。

第三,敲诈勒索。他看准了那些有点钱但不敢声张的人,比如私下做生意的小老板,直接上门威胁,能弄到不少好处。还有人说,他跟一些地方上的小官有点勾连,靠着这层关系办事更顺手,不过这点没啥确凿证据,咱也不乱猜。

乔四的团伙不光赚钱,还特别狠。80年代末,他的手下在哈尔滨道里区的一次冲突中,把一个不服管的小贩活活打死,这事儿在当地传得沸沸扬扬。

虽然那时候警方查得不严,但也给乔四敲了个警钟。他开始学着收敛一点,把生意做得更隐蔽。不过,他这人骨子里还是改不了嚣张的毛病,走到哪儿都带着一大帮人,气势汹汹,谁也不敢惹。

到了1989年、1990年这两年,乔四的势力达到顶峰。他在哈尔滨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连外地的混混提到他都得竖大拇指。那时候,他不光控制了道里区的很多生意,还把手伸到了周边的郊县,甚至跟吉林、辽宁的一些团伙有联系。

他的组织已经不是单纯的街头混混了,而是有点黑社会性质,分工明确,有人负责收钱,有人负责打架,还有人专门盯着风声。

乔四团伙的活动对当地影响特别大。老百姓一提他就害怕,商家被敲诈得苦不堪言,有些小摊贩甚至因为交不起保护费直接关门歇业。

他手下的人还经常在街上闹事,打架斗殴是家常便饭,弄得哈尔滨的治安乱七八糟。当时的报纸上虽然没直接点名,但经常提到“社会流氓团伙猖獗”之类的话,说的就是乔四这类人。

不过,乔四也不是没敌人。他的势力越大,树敌越多。有些本地的小团伙不服他,经常跟他的人起冲突;还有些被他敲诈过的人暗地里恨他恨得牙痒痒。这些矛盾埋下了伏笔,后来警方打击他时,很多线索就是从这些“仇家”那儿来的。

警方出手,乔四落网

乔四的好日子到1990年就到头了。那一年,全国开始搞“严打”,尤其是针对黑恶势力,国家下了大决心要清理社会治安。哈尔滨作为东北重镇,自然是重点整治对象。乔四虽然有点小聪明,但面对这种大规模行动,他那点手段根本不够看。

1990年底,哈尔滨警方接到不少群众举报,说乔四团伙敲诈勒索、打架斗殴的事儿太多了,民怨沸腾。当地公安部门成立了专案组,开始秘密调查乔四。

专案组花了好几个月时间,收集证据、摸清他的活动规律。乔四那会儿还觉得自己挺安全,毕竟以前也遇到过几次小规模的查抄,都靠关系摆平了。可这次不一样,警方是动真格的。

1991年初,警方掌握了足够证据,决定收网。一天晚上,乔四和几个骨干在道里区一个饭店吃饭,几十个警察突然冲进去,把他们一网打尽。

据说,当时乔四还想反抗,但一看周围全是荷枪实弹的警察,他就老实了。抓捕行动很顺利,没费太大周折,他的团伙主要成员也被陆续控制。

抓了人之后,警方开始审讯。乔四起初还嘴硬,死不承认,但证据摆在面前,他慢慢就扛不住了。他的手下有些人扛不住压力,主动交代了不少事儿,包括敲诈、打人甚至那次致死的案子。专案组顺藤摸瓜,把乔四这些年的罪行挖了个底朝天。

审判和死刑判决

1991年夏天,乔四的案子正式开庭。哈尔滨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了这桩大案,罪名包括组织黑社会性质团伙、故意伤害、敲诈勒索等多项重罪。

庭审过程没啥悬念,证据确凿,乔四自己也没啥好辩的。公诉方列出的罪行清单长得吓人,光是敲诈勒索的金额就高达几十万,那时候几十万可不是小数目。

乔四在法庭上表现得挺平静,没哭没闹,甚至没怎么为自己辩解。有人说他可能是知道自己跑不掉,干脆认命了。法院最后判他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他的几个主要手下也都被判了重刑,有的死缓,有的无期。

判决出来后,乔四没上诉。据说,他在看守所里跟人聊过,说自己早知道会有这么一天,觉得这辈子干的事儿够多了,死也不亏。这话后来传出去,成了他临刑前镇定的一个佐证。

那时候的死刑执行一般是枪决,地点通常在郊外的刑场。乔四被押赴刑场前,有人看到他神色平静,没啥慌张的样子。负责看守的民警后来回忆,乔四在最后几天没表现出害怕,甚至还跟狱友开了几句玩笑。

执行那天,乔四被带到刑场。据传,他在最后时刻说了句“我这一辈子够了”,然后就没了动静。这句话后来在哈尔滨传开了,他从被抓到伏法,始终没掉过眼泪,没求过饶,这点让不少人印象深刻。

乔四死了,他的团伙也散了。哈尔滨警方趁着这次严打,又收拾了一批类似的团伙,当地的治安好了不少。老百姓拍手称快,尤其是那些被乔四敲诈过的小商贩,觉得终于出了口气。乔四的案子还被当作典型案例,在东北地区宣传了好一阵子,算是给其他混混敲了个警钟。

不过,乔四的影响没那么容易消散。他在的时候,哈尔滨的黑社会圈子被他压得死死的,他一死,有些小团伙又开始冒头,抢地盘、争生意,治安问题还是断断续续地存在。直到90年代后期,国家又搞了几次大清理,东北的黑恶势力才算彻底被压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