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塞茹尔内11月19日宣布,计划设立"关键矿产中心"统筹采购与储备,此举是对美国利用《国防生产法》全球抢购矿产的直接回应,塞茹尔内直言"美国人常从欧盟眼皮底下买走资源"。这波操作看着眼熟不?美国“先下手为强”,欧盟“后知后觉”。被盟友抢在眼皮底下,疼的不是面子,是供应链的骨头。欧盟要建一个“关键矿产中心”,统购统储,稀土、锂这些硬货先放进仓;还考虑给价格设下限,别让企业被低价诱惑反复出走;同时要和巴西、南非等国家尽快签供给协议。说白了,就是把分散的购物车合并成一张总账,避免美国商务部门“提前下单、全球扫货”,每次都从欧洲鼻尖底下把货提走。觉醒是好事。过去欧洲讲“规则”,讲“伙伴”,结果在关键矿产这种硬杠杆上,被“美国优先”一次次教育,等你谈程序、人权、可持续,人家已经把合同签完了。现在欧盟把采购权和储备权往一个中枢捋,逻辑上更像一个经济安全部,至少下次发令能快半拍。集中采购不是仙丹。27国协调像做大锅菜,盐多盐少都能吵一轮;价格下限如果拿捏不好,容易把市场信号打折,企业算账一看,还是外面便宜、手续简单。更麻烦的是,外部摩擦也在路上——你集中买,别人就会说你“扭曲市场”,谈判桌上的筹码和话术都要提前备好。换个角度看,真正的变量在加工链和技术链,矿挖来不难,精炼、材料、设备才是门槛。若只是买原矿、囤库存,等到关键节点还要看别人脸色(别人说的是谁,你懂得),供应链回流就会卡在半坡。要想把菜做熟,欧洲得补上“炼、材、工”的火候。网友那句“盟友抢资源比对手更狠”,是对欧洲旧叙事的拆解。过去的“价值同盟”,在资源博弈上更像“竞价同盟”;美国用国防生产法、长期合约、财政补贴把供给锁死,欧洲如果还在会议室里比谁的程序更完备,只会继续被动。觉醒的关键,不是喊口号,而是把财力、速度、协调都叠加到位。总结一句:这次不是“是否觉醒”的问题,而是“觉醒后敢不敢下重手”。把购物车合并只是第一步,能不能把锅里的菜翻熟,决定欧洲在下一轮资源竞赛里到底是主厨还是食客。新闻来源:金融时报 路透社 联合早报 观察者网 京报网
盟友抢资源比对手更狠,欧盟好像醒悟了...
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塞茹尔内11月19日宣布,计划设立"关键矿产中心"统筹采购与储备,此举是对美国利用《国防生产法》全球
阅读:1
点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