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百家争鸣》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百家争鸣》一、老子和《道德经》1.老子简介老子姓李,名耳,字聃(dan),春秋后期楚国人。道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百家争鸣》

一、老子和《道德经》

1.老子简介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dan),春秋后期楚国人。道家学派创始人,他的学说集中在《老子》一书中。这部书又称《道德经》,是道家的经典。

2.老子的思想主张

(1)思想的核心是“道”。认为“道”是孕育万物的总根源,也是万事万物运行的总规律,人们要顺应事物内在规律来行事。

(2)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互相转化。

(3)在处世上:提倡安于柔弱的地位,主张以退为进,以柔克刚。

(4)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追求“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1.孔子简介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他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2.孔子的主张与成就

(1)思想核心是“仁”。提出仁者爱人,即人要有爱心和同情心,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2)政治主张:

①主张恢复西周的礼乐文明,按西周的制度和文化来重建当时的社会政治秩序;

②反对苛政,提出“为政以德”,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意,认为只有实行德政,使民众心悦诚服,社会才会稳定。

(3)教育成就

①兴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

②主张有教无类,招收不同出身的学生,先后培养了三千弟子,促进了教育在民间的发展。

③他在教学中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总结教育规律,提出因材施教、举一反三等教学原则和方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4)文化成就

①孔子在晚年精心整理和修订古代重要典籍,对传承我国古代文化经典和学术思想作出巨大贡献。

②孔子的思想由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

3.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有什么影响?

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后来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对古代政治与文化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他提出的一些道德规范对我国社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4.你认为孔子提倡“为政以德”“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什么积极意义?

“为政以德”即反对苛政,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意;“道之以德”指以道德教化天下;“齐之以礼”指用礼教来约束百姓。“为政以德”体现了民本思想,有利于减轻压迫,改善民生;其道德教化和礼教思想,有利于社会风化,弘扬正气。这些对于我们今天提倡以德治国建设和谐社会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三、百家争鸣

1.背景

(1)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瓦解,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

(2)“学在官府”格局被打破,私学勃兴,诸子百家纷纷涌现,学术思想领城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

2.各学派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成就

(1)学派:儒家

代表人物:孟子

思想主张(或主要成就):①主张实行“仁政”,要求统治者不要过分盘剥民众;

②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贵君轻)的思想,认为得民心才能得天下;

③拥护正义之战,强调“仁者无敌”。

思想集成:《孟子》

(2)学派:儒家

代表人物:荀子

思想主张(或主要成就):主张实行“礼治”,提倡礼法并用,明确尊卑等级,以维系社会秩序。

思想集成:《荀子》

(3)学派:墨家

代表人物:墨子(创始人)

思想主张(或主要成就):①主张“兼爱”、“非攻”,要求人们互爱互利,反对各国相互攻伐兼并、残害生命;

②提出要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主张统一思想;

③批判贵族的奢侈生活,提倡节俭。

思想集成:《墨子》

(4)学派:道家

代表人物:庄子

思想主张(或主要成就):强调要顺应自然和民心,认为人生应追求精神自由,保持人格独立。

思想集成:《庄子》

(5)学派:法家

代表人物:韩非(集大成者)

思想主张(或主要成就):①主张君主治国要靠发令、权术和威势,以使臣民慑服;

②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思想集成:《韩非子》

(6)学派:兵家

代表人物:孙武(创始人,春秋末期)

思想主张(或主要成就):奠定了我国古代军事理论的基础。

思想集成:《孙子兵法》

(7)学派:兵家

代表人物:吴起、孙膑(战国时期)

思想集成:《孙膑兵法》

3.百家争鸣的含义/为什么说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

“百家”:虚词,泛指数量多;

“争鸣”:指各学派间相互辩论的局面;

战国时期,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聚众讲学,著书立说。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各学派在思想上、政治上观点不同,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相互抨击;同时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这一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历史上称为“百家争鸣”。

4.百家争鸣的影响?

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四、拓展延伸

1.说说下列孔子言论对我们今天的学习有什么指导意义?

孔子强调在学习上要秉持诚实求学和虚心请教的态度,向能者学习,甚至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要把经常复习和探求新知相结合,要把学习和思考相结合。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

——《墨子·尚贤上》

墨子的这段话表达了怎样的主张?结合墨子生活的时代,说说他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主张。

主张:“尚贤”,即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

原因:战国时期,分封制、宗法制进一步瓦解,墨子站在小生产者的立场上,反对以血缘、地位、裙带关系授官,希望统治者能够任用德才兼备的庶民参与国家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