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头标志性的金发总是乱糟糟地支棱着,言行举止随性得不像传统英国政客,却在争议声中完成了数代首相未能实现的脱欧壮举。他就是鲍里斯・约翰逊,一个被贴上 “小丑” 标签却手握实权的政治奇人。有人说他脾气暴躁、情史复杂,也有人承认他手腕圆滑、政绩显著。这个出生于纽约的英国人,究竟如何从备受欺凌的孩童成长为左右英国命运的首相?
破碎童年塑造的叛逆灵魂
1964 年 6 月,鲍里斯降生在纽约的一个英国上层家庭,父母均为精英人士。然而优渥的家境并未给他一个安稳的童年 ——8 岁时突如其来的严重听力障碍,让他在学校成为被嘲笑的对象。小鲍里斯没有选择倾诉,而是用偷偷往同学书包里塞牛粪、用钉子扎对方屁股这样的叛逆方式默默反抗。
更让他缺乏安全感的是家庭的动荡。因父亲工作原因,年幼的鲍里斯在欧美大陆间辗转搬家多达 32 次,频繁的迁徙不仅导致母亲重病,最终还让家庭走向破碎。这种漂泊的经历塑造了他敏感又暴躁的性格,也让他早早学会了用不羁的外表掩饰内心的不安。
转机出现在进入伊顿公学之后。这所严格的贵族学校意外地成为鲍里斯的舞台,压抑的个性在这里得到释放。他第一次感受到归属感,开始主动争取名誉与威望,甚至在牛津大学竞选学生会主席时大胆承诺:“选我当主席,你们就能和女孩们花前月下。” 虽未成功,却已显露卓越的领导力和政治野心。
从争议记者到脱欧急先锋
大学毕业后的鲍里斯最初对政治毫无兴趣,一心想当记者。在父亲的帮助下进入报社后,他很快找到博眼球的秘诀 —— 以尖锐言辞批判欧盟,甚至不惜断章取义编造故事。这些极具煽动性的文章让他迅速成为伦敦当红专栏作家,也为他积累了第一批政治资本。
2001 年,36 岁的鲍里斯正式踏入政界。出乎所有人意料,这个看似玩世不恭的人在伦敦市长任上展现出惊人能力:借着奥运会契机改造落后的伦敦东区,骚乱期间扛着扫帚上街清扫垃圾,推出青少年帮扶计划大幅降低犯罪率。这些政绩让他的支持率一路攀升,成功连任市长。
真正让鲍里斯站上权力巅峰的是脱欧公投。2016 年,他突然从 “留欧派” 阵营倒戈,引用丘吉尔的话抨击欧盟是 “合法殖民”,用 “每天向布鲁塞尔支付 5000 万英镑” 的直白表述煽动民意。尽管家族中祖父曾任欧盟人权委员会主席、父亲是坚定留欧派,他依然顶住压力带领脱欧派赢得公投,亲手将英国推向了新时代。
争议与成就交织的政治人生
鲍里斯的私人生活始终伴随着争议。他经历三次婚姻,与多位女性有过情感纠葛,子女数量连维基百科都只能模糊标注为 “5-6 个”。从牛津时期的第一段婚姻破裂,到与玛丽娜 25 年婚姻中的多次出轨传闻,再到最终与凯莉的 “奉子成婚”,这些花边新闻让他常年占据英国小报头条。
但这位看似 “不务正业” 的首相,却有着极其清醒的政治智慧。他深知英国人对 “自嘲智慧的弱者” 的偏爱,故意以丢单车会大哭、穿短裤跑步这样的亲民形象示人,巧妙消解对手的攻击。这种 “穿着泰迪熊外衣的狡诈狐狸” 式做派,让他在复杂的政治博弈中屡屡胜出。
2019 年,鲍里斯正式入住唐宁街十号,随后强势推动脱欧进程。当他在新年致辞中宣告 “自由在我们手中” 时,或许没人能想到,他那位坚定的留欧派父亲正在申请法国国籍。这种家族内部的理念碰撞,恰是英国社会分裂的缩影。
从听力障碍的自卑孩童到搅动欧洲格局的首相,鲍里斯用一生演绎着矛盾与传奇。他的金发依旧凌乱,争议从未停止,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个曾被嘲讽为 “小丑” 的男人,确实以自己的方式改写了英国历史。正如他所崇拜的丘吉尔那样,在荒诞与智慧的交织中,完成了属于他的时代使命。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