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4日上午,“传承红色基因 踏寻先辈足迹”河南行成员来到兰考。此行的目的地,是焦裕禄纪念园。

参加此次纪念焦裕禄同志活动的成员包括,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光明日报原副总编辑赵德润,开国大将陈赓之女陈知进,开国上将陈士榘之子陈人康,开国上将萧华之女萧霞,开国中将王近山之女王媛媛,开国上将李天佑之子李亚明,叶挺将军孙女叶莲,彭德怀元帅侄外孙张峰,老一辈革命家胡乔木孙女胡栩娇。
红船融媒工作人员和承办此次活动的开高工业技术(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长、开封大学阀门学院名誉院长朱俊峰等人也参加了此次活动。
活动序曲:一部影片背后的初心
10月23日晚上,革命后代与《中华诗典》总主编、中华文化重构组牵头人刘占峰等人,共同观看了由赵德润担任总策划的脱贫攻坚题材影片《千顷澄碧的时代》。

影片以兰考脱贫实践为原型,片名源自习总书记《念奴娇·追思焦裕禄》中“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的诗句,讲述了金融专家芦靖生放弃出国深造机会,赴兰考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与县委副书记范中州、乡书记韩素云在脱贫攻坚战场上并肩作战的故事。三人代表的县乡村三级领导深入脱贫一线,以金融扶贫、产业扶贫等多元方式带领群众攻坚克难,历时三年让这座承载焦裕禄精神的县域彻底摘掉贫困的帽子。
追思现场:敬仰之情溢于言表
焦裕禄纪念园位于兰考县城北部黄河故堤,始建于1966年2月,园区由焦裕禄烈士墓、焦裕禄同志纪念馆、革命烈士纪念碑组成,是全国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了解焦裕禄事迹,深学、细照、笃行焦裕禄精神的重要红色基地。

焦裕禄纪念馆自1993年开馆以来,已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党员干部、普通群众上千万人次。每当泡桐花开的时候,许多游客会来此参观、纪念焦裕禄同志。

参加此次活动的革命后代,多数人是第一次来兰考。来到纪念园后,大家向焦裕禄敬献了鲜花和花圈,表达心中的崇敬之情。




离开焦裕禄纪念园之后,大家来到兰考县展览馆。展览馆的一楼大厅,陈列着焦裕禄生平事迹。

在陈列大厅,有一面石刻,上面印刻着焦裕禄的临终遗愿:“我死后只有一个要求,要求党组织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丘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

在这面石刻前,革命后代久久伫立。
陈列大厅众多的文物中,有两件尤为令人瞩目。一件是刊发《人民呼唤焦裕禄》一文的《人民日报》原件,另一件是新华社记者穆青等人当年采写《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一文的出版清样修改稿。


曾在新华社工作多年的赵德润,对两篇报道发表的情况非常熟悉。他对红船融媒工作人员讲述了报道背后的故事并激励大家像穆青等新闻前辈一样去写文章。

从银幕上的脱贫攻坚壮举到纪念园里的精神溯源,革命后代的兰考之行,让焦裕禄精神跨越时空、直抵人心。虽然在兰考停留的时间并不长,但革命后代深切感受到了兰考的今昔巨变。今日的兰考,早已从风沙、盐碱、内涝这“三害”中重生,成为绿树成荫、高楼林立、产业兴旺的崭新兰考。



革命后代纷纷感慨,兰考的沧桑巨变映照着焦裕禄等共产党人“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赤诚初心,这份“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担当被传承至今。
编辑:王伟鑫
摄影:王学民
视频:李辰昊
统筹:李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