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乌克兰总司令与泽连斯基爆发严重分歧 乌总统可能第二次更换总司令

一道来自总统办公室的进攻命令,遭遇了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司令的沉默抵抗。亚历山大·西尔斯基上将首次对泽连斯基说“不”,前线的

一道来自总统办公室的进攻命令,遭遇了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司令的沉默抵抗。亚历山大·西尔斯基上将首次对泽连斯基说“不”,前线的困境正转化为高层的内斗。

“乌克兰已完全没有能力进行此类进攻。”这是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司令亚历山大·西尔斯基对泽连斯基进攻命令的回应。英国军事专家亚历山大·墨丘利在11月初的YouTube直播中披露了这一前所未有的抗拒。

战场上的硝烟已经弥漫到基辅的决策中心。继去年解职“铁将军”扎卢日内后,泽连斯基的权威再次遭到挑战——这次来自他亲自任命的总司令。

前线局势恶化,高层分歧公开化

消息人士透露,泽连斯基曾命令西尔斯基在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发起进攻,但西尔斯基直接拒绝执行这一命令。总司令给出的理由简单而残酷:乌克兰军队已经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进攻行动。

这将是西尔斯基首次拒绝执行泽连斯基的命令。如果这一消息属实,不仅反映出乌军在前线的危急处境,更意味着乌克兰政治与军事领导层之间的矛盾已难以掩盖。

有关泽连斯基与西尔斯基之间矛盾的消息,早在去年就曾有报道。乌克兰前总统库奇马的顾问奥列格·索斯金曾透露,西尔斯基已不再参加与泽连斯基的会面,表明两人之间的冲突已经接近公开对抗的程度。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也曾报道过泽连斯基与西尔斯基在进攻俄罗斯库尔斯克州战略上的分歧。记者指出,西尔斯基当时更关注在俄罗斯边境地区扩展侧翼并加强防御,而泽连斯基则考虑直接进攻。

这并非是泽连斯基首次与军事高层产生分歧。2024年2月8日,泽连斯基解除了广受欢迎的原武装部队总司令瓦列里·扎卢日内的职务,由西尔斯基接任。

扎卢日内

当时,泽连斯基与扎卢日内的分歧已经公开化。扎卢日内曾公开表示俄乌冲突陷入僵局,而泽连斯基则立即反驳这一说法。

在军方高层人事安排上,泽连斯基一直保持着强势态度。去年八九月份,当瑟尔斯基在库尔斯克地区指挥作战时,就曾有传言称他“处于被解职边缘”。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如今泽连斯基可能面临第二次更换总司令的窘境。乌克兰媒体近日频繁讨论瑟尔斯基可能被解职的传闻,甚至潜在接班人选也已浮出水面。

西尔斯基的背景,夹在两国间的总司令

西尔斯基的个人背景在这场统帅与总司令的冲突中格外引人关注。他出生于苏联俄罗斯的弗拉基米尔州,毕业于莫斯科高等诸兵种合成指挥学院。

更引人注目的是,西尔斯基于1986年被调到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服役,苏联解体后选择加入乌克兰国籍。但他的亲属仍居住在俄罗斯,父亲是一名退伍军人。

西尔斯基在乌克兰军队中的声誉颇为复杂。他因参与指挥基辅防御战和哈尔科夫反攻而获得赞誉,但也因巴赫穆特战役中惨烈的消耗战而受到批评。

一位北约退役将领评论称:“当一个军队指挥官开始担心自己的职业生涯被政治决定绑架时,他往往就会试图划清责任线。”西尔斯基的拒绝,可能是对这种界限的坚守。

西尔斯基拒绝命令的背后,是乌克兰战场上的残酷现实。自2023年反攻失败以来,乌军的物资与兵源状况急剧恶化。

2024年9月,战局急转直下。在库尔斯克地区,乌克兰不仅丢掉了10座城市,还眼睁睁看着俄罗斯6万大军如潮水般涌进。这一下,乌克兰的反攻计划几乎失去了可行性。

前线士兵面临装备老化、弹药短缺的困境。俄军使用大量现代化武器,其中T-90坦克的火力强大,对乌克兰军队的反坦克武器几乎无懈可击。

与此同时,西方援助大幅缩水。据瑞士媒体《新苏黎世报》披露,欧洲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从每月38亿欧元骤降至19亿欧元,降幅高达57%。

泽连斯基的困境,任期将满的焦虑

泽连斯基面临三重压力:战场上的挫折、西方援助的减少以及国内政治地位的挑战。他的总统任期已进入尾声,是否谋求连任、能否连任、是否推迟选举,均成为乌国内持续争议的话题。

泽连斯基此前已宣布,原计划于2024年春季举行的总统选举将不会举行,理由是战时状态和预算问题。反对派对此表示强烈反对,认为泽连斯基此举是为了避免失去权力。

泽连斯基试图通过“继续反攻”的姿态来强化自身“战争总统”的地位,而不愿在其任期尾声面临“战局冻结”的尴尬局面。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随着美国援助多次中断、欧洲弹药补给不足,前线部队只能依靠极度有限的资源维持阵地防守,连士兵轮换都变得困难。

泽连斯基与西尔斯基的分歧,本质上是谁来主导乌克兰战略方向的斗争。泽连斯基作为文职领导人,更关注国际形象、西方援助和国内政治稳定。

而西尔斯基作为职业军人,更关注战场上的实际态势。他清楚地意识到,在当前形势下贸然进攻,不仅无法取胜,还可能造成整个战线“雪崩式失守”。

一位熟悉乌克兰军事体系的北约退役将领评论道:“当一个军队指挥官开始担心自己的职业生涯被政治决定绑架时,他往往就会试图划清责任线。”

泽连斯基近年对军队人事进行高度集中化管控,目的就是维系“战时总统权威”。但当政治权威与军事现实碰撞,分裂就难以避免。

未来走向,第二次换帅的潜在影响

如果泽连斯基真的第二次撤换总司令,可能会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乌克兰媒体已经开始讨论可能的接替者,其中武装部队总参谋长安德烈·格纳托夫是可能的人选。

格纳托夫似乎更受泽连斯基青睐。此前被任命为总参谋长时,泽连斯基曾对他不吝称赞。但频繁更换最高军事指挥官,可能对前线士气造成进一步打击。

去年撤换扎卢日内时,就有前线士兵表示:“在战时,不能撤换总司令,不会有什么好结果的。”如今,这一警告可能再次应验。

乌克兰军事与政治高层之间的“战略同步”正在终结。没有退路的将军,和难以为继的总统,这种对立只会让乌克兰在战略上陷入更深的困境。

乌克兰总统办公室周围再次布满防御工事,但这一次威胁并非来自外部。总司令的拒绝暴露出基辅决策层的裂痕,随着西方援助减半,这个冬天将异常艰难。

美军援助法案在美国国会卡壳,欧盟200亿欧元援助基金因内部分歧进展缓慢。与此同时,俄罗斯6万大军在库尔斯克地区持续推进。

西尔斯基的命运可能在未来几天决定。但无论他去留,乌克兰战场上的天平已经倾斜。一位欧洲外交官坦言:“当政治权威与军事现实发生严重碰撞,分裂的出现也就不再意外。”

评论列表

晨曦
晨曦 10
2025-11-07 12:32
神仙来也没用,挽救不了乌克兰失败的命运
麦克宝玉
麦克宝玉 9
2025-11-07 11:11
不要质疑拜登的指令,请务必把拜登信念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