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宫内部会议录音曝光!稀土管制引爆中美贸易战升级,特朗普团队陷入“甩锅大战”!
你们能想象吗?一向以“强势总统”自居的特朗普,竟然在白宫会议上对着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大发雷霆,痛斥其“做了愚蠢的事”!
更戏剧性的是,特朗普声称自己对美国商务部推出的“50%规则”制裁措施完全不知情——这话你信吗?

10月10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连续发布多条推文,威胁对中国商品加征100%关税,并指责中国对稀土的出口管制是“绑架全球经济”。
然而,就在同一天,港媒《香港01》曝光了一段白宫内部会议录音:特朗普在得知中国反制措施后,紧急召集副总统万斯、财长贝森特等亲信开会,当场对商务部长卢特尼克怒吼:“你们可能做了愚蠢的事情,把与中国的事情搞砸了!” 更讽刺的是,特朗普甚至表示对商务部推出的“50%规则”制裁“完全不知情”,这一表态瞬间引爆美国舆论。

堂堂美国总统,为何会对自家商务部的重大决策“不知情”?是真被蒙在鼓里,还是精心设计的“甩锅戏码”?
那就要说起这场风波的导火索,是美国商务部于9月底推出的“50%规则”。该规则通过“穿透式制裁”,将原本针对23家中国企业的制裁范围扩展至数千家关联企业,堪称美国对华制裁的“核武器”。然而,这一激进政策却未给美国带来预期收益,反而招致中国的强力反制。

10月9日至10日,中国接连宣布两项反制措施:一是对稀土技术、设备及加工材料实施全面出口管制;二是对美籍船舶征收“特别港口服务费”。这两招直击美国软肋——稀土是军工、高科技产业的命脉,而中国掌控全球90%的精炼产能;船舶费用则精准打击美国航运霸权。
这样看来,特朗普的暴怒,恰恰暴露了美国对华制裁的“战略误判”!

既然“50%规则”如此重要,特朗普为何会“不知情”?是真疏忽,还是另有所图?
事实上,这场“知情门”风波,彻底揭开了白宫内部的权力斗争。一方面,财政部长贝森特等务实派主张缓和关税,另一方面,贸易顾问纳瓦罗等鹰派坚持极限施压,两派在一周内三次推翻关税政策。
更荒诞的是,32岁的自媒体博主劳拉·卢默仅凭一句“官员不忠”,就导致国家安全委员会6名官员被解职,让白宫沦为“网红干政”的角斗场。

卢特尼克本人则自视为“首席交易撮合者”,并透露特朗普几乎每晚凌晨一点都会与他通话。但这种亲密关系在危机面前不堪一击——当中国反制重创美国经济时,特朗普迅速将卢特尼克推为“替罪羊”。这种“甩锅式”管理,暴露出白宫决策机制的深层危机!
而中国的反制之所以让特朗普暴跳如雷,是因为稀土管制直接击中了美国经济的“命门”。稀土是战斗机、智能手机、电动汽车的核心材料,而美国78%的武器系统和90%的高科技产业依赖中国供应。更致命的是,中国的新规覆盖全产业链,不仅管制原材料,连技术和加工设备也纳入监管,这意味着美国连“绕道采购”的路径也被切断。
与此同时,美国经济正深陷困境:联邦债务突破36万亿美元,通胀居高不下,美股在特朗普威胁加税后应声暴跌。特朗普的关税大棒,看似威慑中国,实则先砸了自家脚!

现在看来,特朗普的“100%关税威胁”,本质上是一场政治表演。一方面,他需要通过对华强硬拉拢选民,转移国内矛盾;另一方面,其团队内部矛盾重重,导致政策反复无常。
例如,4月12日美国刚豁免芯片关税,13日卢特尼克就宣布将征收“半导体税”,这种朝令夕改的做法连盟友都难以忍受。
更关键的是,特朗普的“情绪化决策”已成为美国经济的隐患。美股在其关税威胁下剧烈震荡,而中国则始终保持“谈,大门打开;打,奉陪到底”的冷静姿态。这种对比,让美国的“霸权人设”越发苍白!

美国的单边主义不仅遭遇中国反制,更面临国际社会的集体抵制。欧盟、日本等盟友拒绝跟随对华施压,联邦法院裁定关税政策越权,连美国商界都集体游要求放松制裁。这种孤立局面,与2018年贸易战时美国一呼百应的场景形成鲜明对比。
而中国则通过“一带一路”合作、稀土产业链布局、AI技术突破等多重手段,构建起更具韧性的反制体系。正如专家所言:“时间站在正在崛起的一方。”

总之,这场“知情门”闹剧,揭露了美国霸权主义的虚弱本质。当制裁反噬自身时,白宫的第一反应是“甩锅”而非反思。而中国以规则对霸权、以精准反制对情绪化施压的策略,正展现出大国应有的战略定力。
历史终将证明,靠关税大棒吓不倒人,唯有重诺守信才能稳定中美关系。特朗普若继续沉迷于“甩锅游戏”,恐将让美国在孤立主义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那么特朗普真的会在11月1日按下关税按钮吗?或许连他自己都不知道答案!
特朗普威胁对华加征100%关税?商务部回应了
看看新闻Knews2025-10-12 13:20上海
商务部加强稀土相关物项出口管制:将采取多种许可便利措施
央广网2025-10-09 10:06
商务部回应美对华造船等行业301调查限制措施落地
证券时报2025-10-15 0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