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舰从下水到海试只用了十个多月,其他型号的大型军舰光是安装设备就要花上一两年时间,这艘船这么快就能出海测试,是因为我们在电磁弹射和无人机技术上取得了实际进展,直接采用了福建舰的成熟技术方案,省去了重复研发的过程,提高了整体效率。

以前美国搞闪电航母,用的是F-35B这种能短距离起飞的飞机,价格非常高,维护起来也费事,四川舰没有走这条路,它用的是075两栖攻击舰的船体,再加上电磁弹射器,起飞效率一下子就提高了,蒸汽弹射需要等六个小时才能用,它只要十五分钟就能搞定,这个差别不是一点点,而是根本性的变化。

官方提前放了个视频,十架攻击-21无人机一起起飞,场面挺震撼,这可不是为了好看,是在告诉大家,这艘船不是用来运送士兵的,而是专门给无人机准备的,他们把内部结构全都改了,去掉了直升机和登陆装备,腾出地方来存放燃料、弹药和修理工具,说白了,它就是一座海上的无人机基地,主打的就是数量多、速度快、威力猛。

其他国家的航母,各有各的难处,英国的伊丽莎白女王级有两个岛式上层建筑,看起来威风,实际使用中问题很多,法国的戴高乐号采用核动力和蒸汽弹射,成本非常高还经常出故障,四川舰就不一样,它不追求单个技术最强,而是把几种技术组合起来,让它们互相配合,电磁弹射加上无人机再加上批量建造,这三个方面合在一起,反而比单独使用更实用。

日本那边也在忙着把出云级改成能起降F-35B的轻型航母,可是滑跃甲板配合F-35B这种搭配,效率不高还费钱,现在四川舰一出来,用电磁弹射加上无人机,成本低战斗力又强,日本那船还没改完就已经落后了,这不是技术上的差距,而是整体思路被绕过去了。

我琢磨着四川舰其实还是个试验品,075的底子本来就不是为无人机设计的,攻击21飞起来有点憋屈,内部空间也不够宽敞,但它最大的价值是证明了一条新路子走得通,中型常规动力船配上电磁弹射再塞进一堆无人机照样能打硬仗,以后把这个平台升级一下加上歼35A或者预警机门槛比造传统航母低多了。
中国现在不急着和西方比较航母的大小或价格,我们选择走自己的路,用实际工程办法解决问题,不用照搬别人的做法,而是自己摸索出一套更实用、更容易推广的模式,这艘船海试成功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怎么发展,全看我们自己如何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