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龄心态
2017年,有网友在大街上拍到了一辆正在狂飙的红色法拉利。
透过车窗,他惊喜地发现,驾驶座上的人竟是93岁高龄的艺术大师黄永玉!
那精神矍铄的样子,丝毫不像是一位老人。
很快,这一照片引起网友热议,就连央视主持人白岩松也感到不可思议。
在节目中,白岩松问道:
“老爷子这么大年纪还玩这个?”
黄永玉一听,立马翻白眼反驳道:
“我又不是老头儿!
你们40岁就老气横秋,我90岁还是少年!”
听他这么说,台下观众都忍不住笑了。
确实,无论何时何地,黄永玉身上始终带着一股少年感。
50岁时,他不顾身边人反对,毅然决定考驾照,要知道在那个年代,想考驾照必须得先成为一名二级汽车修理工,相当于他要从头来过。
80岁时,他一边狂买跑车,一边“身穿皮衣、嘴叼烟斗”登上《时尚先生》杂志封面。
90岁时,黄永玉应邀出席文学论坛,在一众正装大佬中,只有他穿着抢眼的破洞牛仔裤。
黄永玉仿佛永远都那么另类。
别人在慢慢变老,他却越来越年轻。
别人都困在“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的古训中按部就班,他却勇敢地打破常规、时刻准备着突破自己。
如果说生命就是一场有去无回的列车,那么黄永玉的人生就是一趟随时可以调头的直升机,灵活又自由。
生活中,我们总喜欢将别人的人生列为对照系,仿佛到了什么年龄,就一定要做什么事儿。
殊不知,主宰人生的从来都不是年龄,而是那个向岁月俯首称臣的自己。
那些遵从内心的温柔岁月,那些自由自在的闲暇时光,都是对你勇敢挣脱标签的奖励。
千万别再把年龄活成生命的倒计时,把岁数当做限制人生无限可能的拦路虎。
真正活得通透的人,都已经用“逆龄心态”将自己活成了不老少年。


“糊弄”心态
婆媳矛盾,自古以来就是一道难题。
对于生活在广西巴马小山村里的罗美珍来说,更是如此。
罗美珍60岁时,才生下如今的儿子。
她90岁时,儿媳才刚刚生下孩子。
婆媳两人差了60岁,育儿观念自然是大相径庭。
那天,他们又因为孩子吵了起来。
儿媳越吵越激动,到最后眼睛都瞪红了。
察觉到这一切后,罗美珍突然反应过来,没有继续争吵,而是开启糊弄模式:转头唱起了瑶族山歌。
一曲唱罢,罗美珍自顾自大笑起来。
儿媳也被婆婆这一举动惹得忍俊不禁,阴霾净扫。
这场令人头疼的家庭矛盾最终成功被“糊弄”瓦解,婆媳二人和好如初。
如此化干戈为玉帛的智慧,渐渐沉淀成了山村生活的哲学,乡亲们纷纷效仿:
扫不干净地,没关系,就当“给风姑娘留了点活儿”;饥年吃不饱饭,没关系,拍拍干瘪的肚子就当已吃饱了。
越来越多的人发现,自从开始践行罗奶奶的“糊弄”心态,烦心事儿都少了不少。
这种“糊弄”看似是无奈之举,实则是将计较的力气,用在了呵护自己的心态上。
生活中,你一定也经历过这样的时刻:
遇上不讲道理之人,一定要和他掰扯到底,一较高下;
与亲人朋友持有不同意见时,必须得较真,即使陷入争执也在所不惜,主打一个“人间清醒”。
然而事后才发现,许多争执本就没有必要。
人生不是考场,从没有既定答案,有时候适当“糊弄”自己,才能够活得更加轻盈。
遇见别人找茬时,与其与他大声辩驳,不如在心里默念“莫与傻瓜论短长”;
事情发展未能达到预期时,与其苛责苛求,不如放过自己,养护好自己的心力;
遇上一时难以走出的困境,与其自怨自艾,不如告诉自己明天一切都会好。
当你笑着把磨难编成段子,将压力转为山歌,岁月也不忍心在你身上留下痕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