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有国内媒体报道称,Polestar极星品牌正式关闭了其在中国市场的最后一家直营门店,这家位于上海前滩L+Plaza的门店宣告歇业,引发行业关注。官方对此回应表示,这是极星战略性地调整在华业务模式的一部分,旨在更好地契合中国市场多样化且快速变化的消费需求。同时,官方强调,虽然上海门店暂时关闭,但极星在中国的其他业务不受影响,车主的权益也将得到保障。值得注意的是,极星目前主要采取线上销售模式,标志着品牌在华战略的全面转向。
就在今年6月,极星从PSD Investment获得了2亿美元的股权投资,该公司由吉利控股创始人李书福控股,本就是极星的股东之一。这笔公共股权私人投资(PIPE)交易以每股1.05美元的价格出售约1.905亿股新发行的A类美国存托股(ADS),交易结束后,李书福通过PSD投资和吉利瑞典子公司持有极星66%的股份。PIPE交易旨在提供周转资金并资助一般公司用途,而PSD Investment还计划转换部分股票以保持总投票权低于50%。然而,据InvestingPro数据显示,极星目前的市值为21.7亿美元,负债却高达51.2亿美元,财务状况引人担忧。
回顾国内市场,极星目前推出三款车型:Polestar 2、Polestar 3和Polestar 4,售价覆盖29.98万至79.8万元区间。然而,销量表现却不容乐观。2024年全年,极星全球销量仅为4.49万辆,同比下降15%。在中国市场,2021年至2023年销量分别为2048辆、1717辆和1100辆,呈持续下滑趋势;2024年上半年,终端销量为1612辆,虽有回升,但与主流新能源品牌相比仍显乏力。
侦探总结
极星关闭最后一家直营门店,转战线上销售,看似是顺应数字潮流的明智之举,实则是新能源车市“内卷”下的生存焦虑。在特斯拉等品牌早已布局线上、本土新势力“卷”到极致的背景下,极星的调整更像是一次无奈的自救,高负债、低销量,加上李书福的资本输血,能否让这艘船驶出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