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福建泉州6000吨废旧锂电池梯次及回收处理项目来了

第一动力电池回收消息,近日,福建环保网重磅发布《泉州绿力科技有限公司废旧锂电池梯次利用及回收处理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征求意

第一动力电池回收消息,近日,福建环保网重磅发布《泉州绿力科技有限公司废旧锂电池梯次利用及回收处理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征求意见稿公示,引发行业广泛关注。

绿力公司此次大手笔拟投资2000万元,精心购置1条先进的废旧锂电池拆解生产线、1条高效的废旧锂电池梯次利用自动检测焊接生产线以及1条专业的低温烘干破碎分选生产线,全力建设“废旧锂电池梯次利用及回收处理项目”。该项目设计产能可观,每年可回收处理废旧锂离子电池达6000吨。其核心工艺采用机械物理法,全程无需使用化学试剂,尽显绿色环保理念。在实际操作中,对于可梯次利用的电池模组,经重新组装后将对外销售;而不可梯次利用的部分,则拆解成单体,与回收而来的锂电池单体一同经历放电、撕破、烘干、粉碎、分选等工序,最终得到电极粉(黑粉)、铜粉、铝粉等产品,这些将作为优质原材料交付下游企业进行进一步加工提纯。

动力电池的回收利用意义非凡。一方面,它犹如一道坚固的防线,有效阻止了电池中有毒物质对环境的侵害;另一方面,通过提取其中的钴、镍、锂等珍贵金属原材料,能够实现资源的循环再生,为新电池的生产提供有力支持。企业借此回收高价值元素并转售给电池材料加工企业,成功构建起经济循环体系。

2024年,福建省积极出台政策助力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产业发展。省级财政对通过行业规范条件的相关企业给予每家20万元的补助;针对年处理能力在1万吨及以上、年再生利用量达5000吨及以上且信息完整、从事生产前驱体或正极材料生产的企业,按照每吨1000元的标准予以补贴,单家企业最高可获得1000万元的高额补助。不仅如此,为强化技术创新与标准引领作用,对于牵头制定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的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企业,分别给予最高100万元、50万元和20万元的奖励。

废旧电池堪称一座蕴藏丰富的“城市矿山”,其中所含的锂、钴、镍、锰等多种金属可通过回收重新应用于电池生产或其他领域,极大减少对原生矿产资源的依赖。同时,正规的回收处理流程能够显著降低污染排放,守护生态环境。锂离子电池作为当前电动汽车市场的主流选择,其正极材料所需的锂、镍、钴等金属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电池的性能与成本,因此锂被誉为汽车电动化时代的“白色石油”。

在中国,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已然成为一个潜力巨大的新兴产业,预计产值有望突破2800亿元。据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电池回收利用委员会产业研究部精准测算,自2028年起,中国动力电池退役总量将强势突破400万吨/年的大关。这一领域的广阔前景不仅吸引了国内众多企业的积极参与,也在全球范围内掀起热潮。例如,2023年6月,美国能源部慷慨提供超过1.92亿美元的新资金用于从消费品中回收电池,并成立电池研发联盟,延续“锂离子电池回收奖”;同月,欧盟议会高票通过《电池与废电池法规》,明确提出多项严格要求,包括提供电池碳足迹声明和电池护照,设定废旧电池回收比例等,旨在全面降低电池全生命周期碳排放。

泉州绿力科技此次项目的推进,无疑是顺应时代潮流之举,有望在这片充满机遇与挑战的蓝海市场中崭露头角,为推动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