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你家用的最久的一台车开了多少公里吗?20万公里、30万公里还是50万公里?大部分私家车在20万公里以内就差不多置换掉了,并且不少都经历过发动机大修或是外观已经破烂不堪。

(1966年的沃尔沃行驶里程超过480万公里,目前世界上最长记录保持者)
最近就有人问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为什么那些在街上乱窜、各种急刹车、猛踩油,低档超车的出租车反而比咱们定期保养的私家车还耐用?确实如此,“百万公里无大修”的新闻比比皆是,但其中大部分都出自的哥之手。还记得贵AU3228这台捷达吗?他已经在汽车博物馆放了很多年了,从购车到行驶百万公里,这台车花了7年。

另外,前段时间一则新闻报道,在重庆某出租车公司中,行驶里程超过70万公里的出租车超过了12000台,行驶里程超过百万公公里的也已经超过了2500台,并且其中98%的发动机没有大修过。而且国内的出租车一般都是捷达、伊兰特、爱丽舍这类几万块的车,并且几乎是低配车,大部分由公司统一采用,没得选。
再来看看咱们的私家车,买车之前很多人就要先看看哪台发动机口碑好、耐用、小毛病少,然后又是各种配置,经过几轮精心挑选之后才入手,从十几万到几百万不等。再然后就是保养了,勤快点的坚持5000公里一保养,只要有问题就马上解决,每次花费时间在2小时到半天不等,不勤快的,怎么也要10000 公里保养一次,同样是有问题马上修复。换机油、清洗油路、四轮定位什么的全部往上招呼。
但是最后大部分私家车都逃不过“20万公里大修发动机”的命运,即便是像劳斯莱斯、宾利、奔驰这些百万豪车也差不多。甚至很多车在十多万公里就需要大修发动机了。是的,世事就是这么不公平,你每天连油门都不怎么敢乱踩,定期给车做保养、做美容,还比不上的哥们赚钱的工具耐用。
这个要从以下几点分析:
1、车型不同。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在坐出租车的时候经常可以看到那些已经开了十几万甚至是几十万的捷达、桑塔纳、花冠、伊兰特等车型,而且车况都非常好。出租车一般都是较为低档的车,车的价格也较为低廉。
我们买的SUV、轿车、豪华车往往都是舒服配置高或者怎么样,但出租车不看这个,它主要是看这个车子是不是经济耐用,而且都是这种超级耐用看起来其貌不扬的车,这些车的技术不是很新,但稳定性和可靠性都是比较强的。可能很多人是不会买这些车的。

2、燃料不同。大家都知道,出租车在登记注册后,大部分会改气,相比汽油等来说,天然气的动力会不如汽油来的猛,但是却是清洁燃料,是不需要考虑什么积碳之类的问题的,而汽油车不同,积碳总是一个无法避免的问题。而积碳严重的情况下,会对发动机造成不可逆的损伤,最终导致发动机大修!
3、使用心态不同。私家车除了满足日常的出行之外,还要兼顾要使用的年限以及保值等问题,而对于出租车来说,到了年限就得报废,不管你车况如何,也不论外观是否完整,一律的结果都是被回收,而且是一口价。
对于出租车师傅来说,在有限的时间里面如何跑出更多的钱才是重要的,车子外观好不好看并不是重要的,异响之类的都是可以接受的,不抛锚,不闹小情绪就行!
4、保养不同。都知道保养是分为时间和里程两种的,但是这两者之间也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化。按照里程来保养相比按照时间来保养会更加的准确,毕竟在使用里程到了之后,零件的磨损情况正好是在掌握之中。
出租车跑的里程多,一个月跑上万公里是常事,按照5000公里一次的保养,基本上一月要保养两次,相比某些私家车一年才几千公里的,被迫保养的状况,车子都还没有跑到合适的保养里程就去保养了,只见机油浪费,却不见效果!
5、技术不同。开出租车的都叫老司机,而开私家车的都叫新手。在城市里面跑出租的,时间就是金钱,在生活的压力之下,见缝插针的活可以说练得炉火纯青。其次,如何用最少的天然气开支获取最大的利润,就让司机的档位选择恰到好处,大部分的出租车都是手动挡,将一切掌控手中。
久而久之,出租车司机技术见长。对吃饭的家伙也更为了解,小毛病就自己修理了,能够不进维修店就不进维修店了。而私家车则相对的自动挡多,不在乎油耗,在路上也要小心不少,毕竟碰擦了自己心疼不已啊,更耽误自己的重大事情。

汽车是工具,这是很多发达国家消费者的观念,但是在中国,买个车都像买个爷供着,结果就是越舍不得开越容易坏。其实不怕车开的多,就怕车基本不开。大家要记住车不是用坏的,而是放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