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准定义与背景
GB/T 25000.51-2016《系统与软件工程 系统与软件质量要求和评价(SQuaRE)第51部分:就绪可用软件产品(RUSP)的质量要求和测试细则》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国家标准,2016年10月13日发布,2017年5月1日正式实施。该标准修改采用国际标准ISO/IEC 25051:2014,是软件产品质量评价与测试的权威依据,适用于商业化、无需二次开发的就绪可用软件产品,如办公软件、行业应用软件等。核心修订与新增内容
GB/T 25000.51-2016基于2010版标准进行了修订,主要增加信息安全性和兼容性两大质量特性,以响应信息技术发展的安全需求和互操作性要求。标准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归口管理,并由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标准核心内容
质量要求与评价框架
标准规定了就绪可用软件产品的三类核心内容:
质量要求:覆盖软件产品的功能性、性能效率、兼容性、易用性、可靠性、信息安全性、维护性、可移植性八大质量特性。
测试文档集要求:包括测试计划、测试说明、测试结果等文档的规范化要求。
符合性评价细则:为供方声明符合性、第三方认证提供标准化流程。

八大质量特性详解
功能性验证软件是否满足需求文档定义的核心功能,包括功能完整性、准确性、互操作性和安全性。
性能效率衡量软件在特定负载下的资源消耗与响应速度,如响应时间、内存占用及最大用户承载能力。
兼容性评估软件与其他系统、硬件环境的协同能力,例如对操作系统的支持范围。
易用性从用户视角评价软件界面的易理解性、操作流畅性及错误提示的有效性。
可靠性测试软件在异常条件下的稳定性,包括故障恢复能力和持续运行能力。
信息安全性依据ISO/IEC 25000.10-2016,从保密性、完整性、抗抵赖性、可核查性、真实性五个维度评估数据保护能力。
维护性关注软件的可修改性、可扩展性及版本升级的兼容性,主要面向开发团队。
可移植性验证软件在不同计算环境中的迁移能力,例如跨平台适配性。
标准应用场景
供方(软件开发商)
在需求分析阶段,依据标准第5章细化产品功能与质量目标。
测试阶段按第6章规范测试文档,确保测试覆盖八大特性。例如,尚拓云测在测试计划编制中严格遵循标准要求的文档结构与测试指标。
发布产品时,根据第7章生成符合性声明或申请第三方认证。
需方(用户或采购方)
通过对照标准的八大特性,评估候选软件是否满足业务需求。
在验收阶段,依据测试文档集验证功能与质量的符合性。
第三方测评机构
参照标准建立统一的测试流程与评价体系。例如,尚拓云测采用该标准对RUSP产品进行信息安全性测试时,重点验证数据的保密性与抗抵赖性。
测试流程规范化要求
测试准备:明确目标与范围,制定覆盖八大特性的测试计划。
测试执行:按标准要求生成测试用例,记录测试环境配置与操作步骤。
测试报告:包括缺陷清单、通过率统计及改进建议,确保结果可追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