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岁门卫大爷两年免费给单亲妈妈接送女儿,看病急需5千块,女子说没有!
......
67岁门卫大爷两年免费当"爷爷"。
为照顾单亲妈妈邻居五岁的女儿竟推掉月薪4800的工作。
当他去医院看病急需五千块救命时。
月入八千的邻居妈妈一句话彻底击垮了他……
绝望的大爷含泪四处借钱。
谁知随后他竟做出了一个惊人决定!
三天后单亲妈妈得知真相当场崩溃,跪地痛哭求原谅。
可大爷的回应让她如遭雷击!
01
"大爷,五千块我真的拿不出来,你再想想别的办法吧。"
电话那头,小雯的声音透着不耐烦。
我握着手机,整个人都愣住了。
"小雯,我不是不还,就是临时应个急……"我的声音颤抖。
"大爷,现在谁家都不容易,美容院生意不好,我收入也减少了。"小雯叹气,"再说刚交了房租,手头真的很紧。"
"可是医生说我这不能拖……"
"您再想想其他办法呗,问问您儿子,或者找朋友借借?"小雯不耐烦地打断,"我还有客户,先这样。"
嘟嘟嘟……
我呆坐在医院的走廊上,手机滑落在地。
刚才医生的话还在耳边:心电图异常,必须立即做造影检查,5200元,不能拖延。
我翻遍积蓄只有1800元,儿子在外地刚结婚也拿不出钱。
想来想去,只能求助小雯。
毕竟两年来,我把小雯五岁的女儿晴晴当亲孙女疼爱。
每天接送幼儿园,陪写作业,生病时半夜送医院。
为了照顾晴晴,我推掉了月薪4800元的保安工作,放弃了周末200元的兼职,甚至放弃了提前退休。
这份情分,借5000块救命,不过分吧?
现实却给了我当头一棒。
老伴去世三年,儿子在外地,家里只有我一个人。
两年前,晴晴第一次叫我"方爷爷"时,是这个小孙女给了我温暖。
可现在,真正需要帮助时,得到的却是冷漠拒绝。
什么两年情分,什么亲人关系,在现实面前都是泡沫。
每天等在幼儿园门口的喜悦。
在门卫室辅导作业的耐心。
半夜背孩子看病的焦急。
在对方看来也许只是免费服务。
现在想想,真是太傻了。
如果没有我两年的帮助,她能安心工作吗?
把别人的孩子当心肝宝贝,把自己健康当儿戏。
到头来,人家连五千块救命钱都不愿借。
02
两年前的那个下午,我还清晰记得。
小雯抱着3岁的晴晴站在门卫室门口,母女俩都哭得梨花带雨。
"大爷,实在不好意思打扰您。"小雯满脸歉意,"我是新搬来的住户,今天临时有急事要加班,孩子没人接……"
晴晴躲在妈妈身后,怯生生地看着我这个陌生的老爷爷。
我心软了,蹲下身温和地说:"小朋友别哭,爷爷陪你等妈妈回来。"
那时的小雯是多么感激。
"方大爷,真是太感谢您了!"她眼中含着泪,"我一定会报答您的恩情。"
"举手之劳,不用客气。"我摆摆手。
就这样,帮忙照看晴晴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
最初的半年,小雯总是过意不去。
每次来接孩子都会带点水果,逢年过节还会买些礼品。
"方大爷,这点心意您一定要收下。"
"谢谢您这么用心照顾晴晴,我真不知道该怎么报答。"
"晴晴,快谢谢方爷爷!"
那段时间,我觉得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
小雯的感激让我感到温暖,晴晴的依赖让我找到了生活的意义。
为了更好地照顾这个孩子,我开始悄悄做出选择。
金桂花园的物业经理找到我:"老方,我们那边缺个保安,月薪4800,比你现在多1500呢。"
我看了看门卫室里晴晴的小桌椅,摇了摇头:"在这里待习惯了,那边我就不去了。"
朋友老张也来劝过我:"老方,停车场管理员的活儿轻松,周末两天能赚300块,你去不去?"
我想了想晴晴周末要去公园玩,也拒绝了。
甚至人事部门找我谈提前退休的事,全额退休金比现在工资还高。
但我考虑再三还是没同意,因为退休了就不能在门卫室照看晴晴了。
这些选择,我从没跟任何人提起。
在我看来,能照顾这个可爱的孩子,这些牺牲都是值得的。
渐渐的,小雯的态度开始发生微妙变化。
从最初的千恩万谢,到后来的轻描淡写。
"方大爷辛苦了。"成了她的标准用语。
水果买得越来越少,礼品也越来越简单。
到了第二年,她甚至开始把我的帮助当作理所当然。
有时候我在门卫室里等她来接孩子,等到八九点她才匆匆赶来。
"不好意思方大爷,今天有点事耽误了。"她连看都不看我一眼。
有时候晴晴想要什么玩具或零食,小雯会直接跟我说:"方大爷,麻烦您明天给晴晴买一下。"
仿佛我就应该为她们母女服务。
但我依然甘之如饴。
看着晴晴一天天长大,听她叫我"方爷爷",我觉得这些都不算什么。
直到今天,当我真正需要帮助的时候,才发现这段关系是多么脆弱。
两年的温情,原来只是一个美丽的陷阱。
03
到了第二年,小雯的态度彻底变了。
她不再感激,甚至开始挑剔。
"方大爷,您给晴晴买的这个饼干太便宜了,孩子正长身体呢,能不能买好一点的?"
"这个作业本质量不行,您下次去文具店买贵一点的。"
"晴晴说您辅导数学题有错误,您要是不会就别教了,免得误导孩子。"
每一句话都像针一样扎在我心上。
我用微薄的工资给晴晴买零食,她嫌便宜。
我耐心辅导作业,她嫌我水平不够。
可我从来没有收过她一分钱。
不仅如此,小雯还开始对我的服务提出各种要求。
"方大爷,明天下雨,记得给晴晴多带件衣服。"
"晴晴最近胃口不好,您做饭的时候注意一下营养搭配。"
"她晚上睡得晚,下午接回来让她先睡一会儿再写作业。"
仿佛我就是她雇的保姆,而且还是不要工资的那种。
有一次晴晴发烧了,我半夜背着孩子往医院跑,折腾到凌晨三点才回来。
第二天小雯来接孩子时,我以为她会感谢。
结果她只是淡淡地说:"辛苦了,下次孩子发烧你记得先给我打电话。"
就这样?
我为了她们母女,已经彻底改变了自己的生活轨迹。
每天下午四点,我准时出现在幼儿园门口,风雨无阻。
其他保安都笑我:"老方,你比人家亲爷爷还尽心呢。"
我也笑,心里却是满足的。
邻居们开始议论:"那个小雯也太过分了,老方帮她这么多,连句谢谢都不说。"
"老方真是太好说话了,被人当免费保姆使唤。"
我听在耳里,却依然坚持着。
因为我看重的不是小雯的态度,而是晴晴天真的笑脸。
孩子是无辜的。
每天看到她蹦蹦跳跳地跑向我,甜甜地叫一声"方爷爷",我就觉得一切都值了。
为了给晴晴更好的照顾,我把自己的钱都花在了她身上。
新的文具盒,漂亮的发卡,营养丰富的小零食。
我的衣服还是前几点老伴儿在的时候给我买的,洗得发白也舍不得换。
降压药也一直买最便宜的,经常忘记吃。
医生说我这个年纪要注意保养身体,但我总觉得年轻人的事更重要。
直到今天,当我真正需要钱救命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有多愚蠢。
我把别人的孩子当成宝,把自己的健康当草芥。
结果别人根本不在乎我的生死。
五千块钱,对月入七八千的小雯来说不算什么大数目。
但她连犹豫都没有,直接拒绝了。
在小雯眼里,我只是一个免费的服务人员。
也许在她看来,我一个孤寡老头,能有孩子陪伴已经是天大的恩惠了。
想到这里,我苦笑了起来。
是啊,我确实很孤独。
老伴走了三年,儿子在外地一年回不了几次家。
偌大的房子里只有我一个人,连说话的对象都没有。
晴晴的出现,确实给了我生活的意义和温暖。
但这不意味着我就应该无条件付出啊。
我也是人,也会生病啊。
04
三天前,我开始感到不对劲。
胸口闷得慌,像压了一块大石头。
上楼梯的时候气喘吁吁,有时候心跳得特别快,快得我都能听见砰砰声。
最开始我以为是累的,毕竟年纪大了。
但昨天晚上值夜班的时候,胸痛得厉害,冷汗直冒,差点从椅子上摔下来。
我知道不能再拖了。
今天上午请了假,去社区医院做检查。
医生是个年轻的小伙子,看了我的心电图后脸色严肃起来。
"方师傅,您这个心电图有明显异常,ST段压低,T波倒置,很可能是冠心病。"
我的心一下沉到了谷底:"严重吗?"
"必须马上到大医院做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认血管堵塞程度。"医生递给我一张转诊单,"这个不能拖,随时可能出现急性心梗。"
急性心梗?我听过这个词,邻居老李就是心梗走的,人说没就没了。
"造影检查要多少钱?"我问。
"检查费、造影剂、材料费加起来大概5200元左右,如果发现问题需要放支架,那就更贵了。"
5200元。
我心里快速计算着。
银行卡里有1800元,这是我几个月攒下的。
抽屉里还有几百块零钱,七拼八凑也就2000出头。
还差3000多。
儿子小明在广州打工,刚结婚买了房,每个月还房贷都紧巴巴的。
两个月前刚跟我借走两万块钱交装修款。
现在让他拿3000多,他肯定拿不出来。
我想起了小雯。
她在美容院工作,听说生意还不错,一个月能赚七八千。
而且我帮了她们母女这么多,两年来风雨无阻地照顾晴晴。
借个五千块钱应个急,应该不算过分吧?
"医生,这个检查能拖几天吗?"我问。
"拖不得,您这种情况很危险,今天最好就去大医院挂急诊。"医生很严肃,"心脏的事不能开玩笑。"
我点点头,拿着转诊单走出了医院。
站在医院门口,我掏出手机,翻到小雯的号码。
手指在屏幕上停留了很久,还是有些不好意思开口。
毕竟这两年来,我从来没有向她要求过什么。
但是现在事关生死,我顾不了那么多了。
我深吸了一口气,拨通了电话。
"喂,小雯吗?"
"方大爷?怎么了,晴晴出什么事了吗?"电话里传来小雯急切的声音。
听到她关心孩子的语气,我心里稍微安慰了一些。
"晴晴没事,是我,我想跟你商量个事。"
"什么事?您说。"
"我今天去医院检查,医生说心脏有问题,需要做个造影检查,要5000多块钱。"我尽量让声音听起来平静一些,"我手头钱不够,想先跟你借点,等我发工资攒一攒就还给你。"
电话那头突然安静了。
我能听到美容院里嘈杂的背景音,有顾客在聊天,有吹风机的声音。
过了几秒钟,小雯才开口:"这个,方大爷,您也知道现在经济不景气……"
我的心开始往下沉。
这个开头,我太熟悉了。
这就是拒绝的前奏。
05
"方大爷,您也知道现在经济不景气,美容院的生意确实不如以前了。"小雯的声音透着为难,"我的收入也比去年少了不少。"
我紧握着手机,心里还抱着一线希望:"小雯,我不是不还,就是应个急,工资发了我攒两个月就还你。"
"我理解您的难处,可是我这边也有困难啊。"小雯叹了口气,"刚交了房租,手头真的很紧。"
"那……你看看能不能先借个三千?"我降低了要求,声音有些颤抖。
"三千也拿不出来,晴晴下个月要报舞蹈班,报名费就要2800,还有各种费用等着我交。"
我听着这些推脱的理由,心一点点凉下去。
2800块钱的舞蹈班她着急报,却不愿意先借钱救我的命?
"小雯,我帮了你们这么久……"我忍不住提起这两年的付出。
"大爷,我也没强迫您帮忙啊。"小雯的语气突然变了,带着一丝不耐烦,"再说您照顾晴晴,不是也挺享受这种被需要的感觉吗?"
什么?
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享受被需要的感觉?
"晴晴陪着您,您也不孤单了,算是互相帮助吧。"小雯继续说道,似乎觉得自己的理由很充分。
我为了照顾她女儿,推掉了月薪4800的高薪工作。
我为了陪晴晴,放弃了周末300块的兼职机会。
我为了她们方便,甚至放弃了提前退休享受全额退休金。
这两年来,我的工资大部分都花在晴晴身上,给她买文具、买零食、买玩具。
这叫互相帮助?
那晴晴帮了我什么?
陪我说几句话就算帮助?
"方大爷,您再想想其他办法吧,问问您儿子,或者找朋友借借。"小雯的声音越来越不耐烦,"我这边还有客户要服务,就先这样吧。"
"小雯,求求你……"我几乎是在哀求了。
"真的不行,我也爱莫能助。对了,今天晚上我可能要加班,您记得给晴晴做点好吃的。"
她居然还在安排我给她女儿做饭!
嘟嘟嘟……
电话断了。
我拿着手机,整个人都呆住了。
两年的真心付出,换来的是这样的回应。
享受被需要的感觉?
她把我当成什么了?
一个寂寞的老头,巴不得有人利用?
我突然想起前段时间邻居张阿姨跟我说过的话:"老方,你对那个小雯太好了,小心被人当成冤大头。"
当时我还不以为然,觉得张阿姨多心了。
现在想想,不是张阿姨多心,是我缺心眼了。
我站在医院门口,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
身体的病痛是一回事,心里的伤痛才最难受。
我不是没想过小雯可能会拒绝,但我没想到她会用这种方式拒绝。
如果她说家里确实困难,暂时拿不出这么多钱,我能理解。
如果她说需要考虑一下,过两天再回复,我也能接受。
但她的态度让我心寒。
现在我该找谁借这5000块钱?
儿子拿不出来,小雯不愿意借,我还能求谁?
想起了门卫室里那些老同事。
王队长、张阿姨、清洁工老李。
他们的收入都不高,但也许他们愿意帮我?
我深深吸了一口气,拨通了王队长的电话。
06
"老方?这么晚打电话,出什么事了?"王队长的声音透着关心。
"王队长,我想跟你借点钱?"我的声音有些哽咽。
"多少?"他没有丝毫犹豫。
"能借我1500吗?我心脏有问题,需要做些检查。"
"没问题,你等着,我马上给你送过去。"
医院离的近,不到半小时王队长就赶到了医院。
他把一叠现金塞到我手里:"老方,这是给我儿子买奶粉的钱,你先拿着用。"
"王队长,钱我一定尽快还你。"
"说什么傻话,先用着。"他拍拍我的肩膀,"还差多少?"
"还差3000多。"
"我再想想办法,你先别着急。"
王队长走后,我又打给了楼上的张阿姨。
"张阿姨,我是老方……"
"哎呀,老方啊,怎么了?"
我把情况简单说了一遍。
"你等着,我这就下去。"
十分钟后,张阿姨颤颤巍巍地走到医院门口。
她从贴身的小包里掏出一个布包,里面是一叠皱巴巴的钞票。
"老方,这里有1000块。"她把钱硬塞给我,"你拿着先用。"
"张阿姨,我可能要缓两三个月才能还你……"
"着什么急,看病要紧。"她擦擦眼角,"老方,你这两年帮那个小雯家多少忙,我们都看在眼里。现在你有难处了,她不帮也就算了,我们这些老邻居不能见死不救。"
我的眼泪再也忍不住了。
平时最抠门的张阿姨,毫不犹豫地拿出了自己的养老钱。
接着我又给清洁工老李打电话。
"老方,我刚领了这个月的工资,800块全在这里,你拿去。"老李二话不说把工资单和钱都给了我。
修车的老陈听说我的情况,东拼西凑给了我600块。
"老方,我就这么多了,你看还差多少?"
小区门口卖菜的刘大姐也掏出了300块:"老方,我没多少钱,这点心意你别嫌少。"
一个下午,这些收入微薄的老邻居们帮我凑够了5000块。
每一张皱巴巴的钞票都带着温度,每一个人的话都让我感动得想哭。
"老方,赶紧去检查吧,身体要紧。"
"有什么需要尽管说,咱们都是老邻居。"
"别想那么多,先把病看好。"
拿着这些钱,我情绪翻滚。
这些人,收入都比小雯低得多。
王队长一个月工资3000,张阿姨靠收破烂维持生活,老李清洁工工资800,老陈修车收入不稳定。
但他们没有一个人推脱,没有一个人计较。
有多少给多少,能帮就帮。
而小雯呢?月入七八千,却连五千块都不愿意借给我救命。
还说什么"享受被需要的感觉","互相帮助"。
对比之下,高下立判。
晚上八点,我终于在大医院做完了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结果显示右冠状动脉中段狭窄70%,需要择期进行介入治疗。
也就是说,要放支架。
但至少确诊了,暂时没有生命危险。
王队长、张阿姨、老李他们一直在急诊科外面等着我。
"老方,怎么样?"
"医生怎么说?"
"严重不严重?"
看着这些关心我的老面孔,我心里暖暖的。
"没事,就是血管有点堵,过段时间做个小手术就好了。"我尽量说得轻松一些。
"那就好,那就好。"张阿姨松了口气,"老方,你以后得注意保养身体。"
"是啊,别总想着别人,也得为自己考虑考虑。"王队长意有所指。
回到家已经快十点了。
我坐在门卫室里,看着墙上晴晴的画,心情复杂极了。
我拿出一张纸,写下了几个字: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