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充电桩产业迎来重磅政策红利!三年倍增计划开启千亿市场新机遇

一杯咖啡的时间,就能让电动汽车续航400公里——这不再是未来构想,而是正在发生的现实。10月23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

一杯咖啡的时间,就能让电动汽车续航400公里——这不再是未来构想,而是正在发生的现实。

10月23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6部门联合印发《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服务能力“三年倍增”行动方案(2025—2027年)》,明确到2027年底,全国将建成2800万个充电设施,提供超过3亿千瓦公共充电容量,满足超过8000万辆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

这一顶层设计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充电基础设施进入规模化建设与模式创新并重的新阶段。

01 市场现状:全球最大充电网络正在加速扩容

政策强力推动的背后,是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的持续高涨。

公安部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达3689万辆,占汽车总量的10.27%。

与之配套的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已取得显著成效。

截至今年8月底,全国充电基础设施总量达1734.8万台,换电站4946座,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覆盖最广、类型最全的充电服务网络。

科大智能(合肥)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透露:“近几年,公司充电桩出货量增长非常快,今年预计突破百万台。”充电设备制造端的繁荣,直接反映了市场需求的强劲。

02 政策解读:从“数量追赶”转向“质量提升”

此次《方案》的出台,不仅是单纯追求数量增长,更注重服务品质与结构的优化,旨在全方位破解充电难题。

公共充电网络将提质升级,尤其是在城市公共领域补强快速充电网络,并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加密布局。

居住区充电条件优化成为重点任务之一。新建居住区要按规定在固定车位100%建设充电设施或预留安装条件。

充电网络将进一步向农村地区下沉,在尚未建设公共充电站的乡镇行政区至少新增1.4万个直流充电枪,实现公共充电设施全面覆盖,以保障春节返乡等高峰时段的充电需求。

03 技术前沿:大功率超充成竞争新高地

在政策与市场的双轮驱动下,大功率超充技术正成为行业竞争的新焦点。

深圳已全面启动“超充之城2.0”建设,进一步加快重卡超充换和乘用车闪充等大功率充换电技术的应用。

目前,全市已建成投用超充站1055座,在全球率先实现超充站、充电枪数量全面超过加油站、加油枪。

比亚迪已率先推出“兆瓦闪充”技术,实现全球量产最快充电速度“闪充5分钟,畅行400公里”,让充电功率迈入“兆瓦时代”。

华为则发布了商用重卡领域的兆瓦级超充解决方案,通过整合产业链生态与关键技术突破,将重卡充电时间从传统的一小时大幅缩短至15分钟。

04 产业机遇:新能源风口下的创业机会

随着“三年倍增”计划的推进,充电桩产业将迎来巨大发展机遇。据初步测算,行动方案的实施将拉动充电设施设备制造和建设投资2000亿元以上。

对于创业者来说,充电桩代理、加盟和设备定制等领域正迎来黄金发展期。

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副秘书长仝宗旗认为:“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充电基础设施将更加细分。行业需从价格竞争转向服务竞争,提升服务品质。”

深圳市南山区在新规中明确提出,鼓励存量充换电设施升级改造,示范建设光储超充和车网互动项目。

这意味着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与智能电网之间将实现深度的能量和信息互动,为行业参与者提供更多创新空间。

05 未来展望:服务体验成为竞争核心

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行业竞争正从价格竞争转向服务竞争。

华为数字能源智能充电网络全球业务总裁刘大伟表示,随着未来新能源汽车进一步发展,如何更加高效集约化、配合电网稳定、更好服务客户将是重要发力点。

未来,在政策和技术的共同推动下,充电焦虑有望成为历史。

从初期的少数企业发展到如今的百花齐放,越来越多地方政府及企业参与到充换电基础设施产业链中,共同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对于广大充电桩行业从业者而言,未来三年意味着无限商机——无论是设备制造、场站运营,还是技术服务,都将在这轮政策东风中找到自己的发展空间。

充电桩不再只是简单的电力出口,更成为连接能源与交通、当下与未来的智能节点。

市场已经开启,你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