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地球400公里的太空中,六名中国航天员正在空间站内同时忙碌着。
最近,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发布了一段仅有30秒钟的震撼视频,在中国空间站内首次出现了6名航天员共同执行在轨任务的场景。这6名航天员分别来自于神舟二十号乘组和神舟二十一号乘组。
自从神舟二十号乘组延迟返回之后,网上对于航天员状态的猜测有很多,如今,官方公布的工作画面,是对猜测最有力的回应。

视频中,6名航天员精神饱满,工作也在井然有序地进行之中,他们用最佳的工作状态,让所有的不实传言不攻自破。
像人们最关心的话题三名宇航员有没有受飞船延迟影响?答案是:并没有。
讲真,第一次看到正式工作的6人在轨,甚至都能感到空间站核心舱太小了,有点拥挤了。甚至有网友在视频下方如此评价:这有点像太空版本的“早高峰”。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这种“拥挤”恰恰体现出我国的航天任务越来越繁忙,需要更多航天员同时在场协作。

不过要提一嘴的是,中国空间站可不是就这么大,中国空间站由梦天实验舱、问天实验舱、天和核心舱共同组成,这次的画面只是刚好捕捉到了6名航天员共同在空间站内同一区域工作。但这种6人“扎堆”工作的景象,在中国航天史上是破天荒的第一次。
说到空间站的大小,就不得不提未来的扩建计划。未来,中国空间站将从现在的三舱构型扩展到未来的六舱构型。
到时候,航天员们就能在更宽敞的环境下工作生活。根据规划来看,这个重大升级预计将在2027年左右,随着巡天望远镜的发射同步推进。

现在我们看到的6人在轨共同工作的场景,实际上再2027年左右,会是常见的画面,只不过因为这次神舟二十号的延误,这一幕提前上演了。
回家倒计时,东风着陆场严阵以待。
就在天上6人忙工作的同时,地面上也没闲着。迎接神舟二十号乘组的准备工作也一点没放松。东风着陆场开始了各项搜救演练,就为了等航天员的平安归来。
只不过,神舟二十号乘组具体的返回时间依旧是个谜。并且这次延迟后的返回,和以往提前公布好计划返回时间不同,并且这次神舟二十一号任务开始,变化地就很明显,一般来说,如果神舟二十号乘组要返回地球,会在落地前24小时左右公布的。

不断刷新的航天纪录。
虽然等待的过程让人十分心焦,但神舟二十号乘组,经历这段“超长待机”时间里,却已经创造了多项的中国航天新纪录。
这些记录包括,这次神舟二十号乘组是中国空间站执行单次任务最长的乘组,目前在轨时间已经超过200天,并且随着任务的执行,这个天数还在增加之中。指令长陈冬成为中国累计在轨时长超过400天的第一人。同行的两位乘组成员陈中瑞和王杰,也拥有了中国第三批航天员里单次执行任务最长时间的纪录。除此外,两个乘组交接时间以往都比较短,像现在这样长时间并肩作战,还是第一次。

耐心等待,相信中国航天。
航天员在轨时间不断在延长,其实也恰恰说明了我国空间站拥有足够可靠的生命保障系统,不论是氧气、食物,还是其他物资,都是能够支持航天员长期在轨的工作的。
在加班的这段时间里,航天员可没闲着,他们在抓紧完成各项科学实验,这些宝贵的科研成果都会随着神舟二十号返回舱,一同返回地球。
载人航天任务,讲究发射窗口。讲到发射窗口期,可不是随时都有,窗口期要综合考虑轨道的位置、太阳的角度等因素,我们看到视频中6名航天员专注工作的身影,相信每个人都会由衷的感到感动和自豪。
我们更要相信中国航天,给他们足够的信任。
下面,就让我们一同期待神舟二十号乘组平安归来那一刻。当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稳稳落地,当航天员微笑着走出舱门,那将是中国航天又一个值得铭记的历史瞬间。
相信中国航天,相信我们的航天员!让我们在地面上,为他们送上最真挚的祝福和最热烈的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