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俄乌激烈争夺“红军城”,美政府持续停摆将延迟军援乌克兰

近日,俄乌双方围绕战略要地“红军城”(乌称波克罗夫斯克)展开激烈的争夺战。这座距离顿涅茨克市仅30公里的交通枢纽,是通往

近日,俄乌双方围绕战略要地“红军城”(乌称波克罗夫斯克)展开激烈的争夺战。这座距离顿涅茨克市仅30公里的交通枢纽,是通往顿涅茨克的门户,其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双方为控制这座战略要地、争取战场主动权,两军在城内外展开激烈的争夺战。

(俄乌两军在“红军城”城外激战)

当地时间2025年10月9日,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参谋部战况通报,乌军与俄军当天共交战248次,其中在“红军城”方向交战87次。通报称由于乌军在防守红军城时战术得当,并充分利用有利的地形和防御体系进行防御,尽管伤亡惨重,乌军仍频繁对俄军发起反冲锋,有效延缓了俄军的推进节奏。当前,乌军已发展了“无人机猎杀小组”新战术,每个步兵班配备2名专职操作手,现战斗仍在进行,俄军要彻底占领红军城仍需要时间,且将付出较大代价。

同时,俄军总参谋部战况通报,俄军已多次挫败乌军在“红军城”试图逃脱被围困的局面,且有部分乌军已向俄军投降。在红军城南部的森林地带,双方展开罕见的夜间近战,热成像仪和夜视器材在作战中发挥了较大作用。为适应机动作战需要,我们已赋予了T-62坦克为移动炮台的任务,起到了良好的作战效果,俄军将很快全面控制“红军城”。

(俄乌两军在“红军城”激战示意图)

英国国防部情报显示,俄军近期在“红军城”周边集结了包括第5集团军、第29集团军及“斯巴达”营在内的约2万兵力,并投入T-90M主战坦克和“柳叶刀”巡飞弹等新型装备。乌军则依托2014年起构筑的三道防线顽强抵抗,其第53机械化旅使用西方提供的“豹2”坦克和“布拉德利”步战车实施机动防御。过去两周该地区日均爆发40次连级规模交火,俄方虽占领了东郊的米罗诺夫斯基村,但主城区仍处于乌军控制下。

国际分析人士表示,这场冲突呈胶着状态暴露出双方共同的困境。俄军虽在火炮数量上保持5:1的优势,但在空地协同上还不够密切。在10月下旬的一次进攻中,其装甲车队因电子战系统失灵,遭乌军“海马斯”火箭炮精确打击,损失严重。而乌军则面临兵力不足的危机,第110国土防卫旅士兵透露,部分阵地士兵轮换周期已延长至72小时。同时,由于美国政府持续停摆,导致对乌军援出现较大变数,将严重影响乌军的作战能力。

美国五角大楼发言人证实,由于政府停摆,原定11月交付的20套“爱国者”导弹系统和5万发155毫米炮弹可能延迟。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紧急召集成员国协商替代方案。德国防部承认,欧洲库存的155毫米炮弹仅能维持乌军三周高强度作战。乌克兰总统办公室内部报告评估,若美军援延迟超过60天,现有防线可能被迫后撤15-20公里。

随着冬季的到来,各方都在积极备战。俄罗斯加速向伊朗采购“沙希德-136”无人机,11月初黑海舰队已接收首批200架,并加紧储备战备物资,以应对持续的消耗战。乌克兰能源部长宣布加紧修复与加固受损的电网及能源设施,以确保国家机器能正常运转。波兰宣布将国防开支提升至GDP的4%,以加强边境安全。韩国军工企业KAI也首次获得北约成员国芬兰的导弹订单。

(俄乌两军在“红军城”结合部激战)

军事分析人士表示,“红军城”战役呈现出现代混合战争的典型特征。俄军采用“人肉波浪”战术,每天发动10-15次连排级冲锋,同时用“格拉西姆”重型喷火系统清除乌军据点。乌军则发挥信息化优势,通过“Delta”战场管理系统协调炮兵火力,其特种部队使用“黑蜂”微型无人机引导精确打击。现在对乌克兰来说是一个非常艰难的时刻,“红军城”虽然不大,但作为俄乌两年来在顿巴斯激烈争夺的战略要地,乌军一旦失守可能导致康斯坦丁诺夫卡等防线接连崩溃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另外,“红军城”还是乌克兰2024年反攻的核心支点之一,泽连斯基曾多次视察此地并表态“绝不放弃”,如果“红军城”沦陷,将直接影响西方援乌信心和乌国内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