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假冒艺人直播:AI“盗脸”成产业链,粉丝直呼“防不胜防”

最近,演员温峥嵘的“分身术”在网上炸开了锅——有网友发现,她竟同时出现在三个直播间里!一个卖护肤品,一个推保健品,还有一

最近,演员温峥嵘的“分身术”在网上炸开了锅——有网友发现,她竟同时出现在三个直播间里!一个卖护肤品,一个推保健品,还有一个吆喝家电,穿着不同衣服、说着相似台词,活像“赛博分身”。温峥嵘本人都懵了,半夜刷到自己的“直播”,当场质问:“你是温峥嵘,那我是谁?”结果刚说完就被拉黑,网友笑称:“这波是AI‘盗脸’还带‘拉黑防怼’服务!”

原来,这些直播间根本不是温峥嵘本人,而是商家用AI合成技术“克隆”了她的形象和声音。有的截取她过往直播片段,通过抠图、换背景“复活”成新内容;有的直接用深度合成工具,生成逼真的虚拟形象,连说话语气都模仿得惟妙惟肖。温峥嵘团队吐槽:“我们一天举报50个假账号,结果刚下架一个,又冒出来十个,简直是‘打地鼠’游戏!”

更离谱的是,这种“盗脸”乱象早不是个例。前有央视主播李梓萌被AI合成直播间骗钱,后有奥运冠军全红婵、演员刘涛等人的形象被滥用。骗子们甚至形成产业链:境外服务器、虚拟货币结算、跨境洗钱,手段专业得让人直呼“内行”。网友调侃:“现在看直播得先做道题:这是真人还是AI?答错可能钱包‘凉凉’!

不过,也有“模仿秀”主播试图钻空子。比如《狂飙》爆火后,模仿“高启强”的“小颂文”和模仿“安欣”的“张欣”连线直播,场场10万+观众,礼物刷得飞起。他们辩解:“我们只是模仿角色,又没说是本人!”但律师泼冷水:“如果公众误以为你是明星本人,进而下单买东西,这就涉嫌侵犯肖像权、姓名权,甚至构成欺诈。”网友神总结:“模仿可以,但别把观众当‘韭菜’割!”

面对乱象,平台的态度让网友着急。温峥嵘团队举报假账号时,平台有时下架慢,有时刚处理完,账号又换个马甲“复活”。专家支招:“得落实内容标识制度,AI生成的内容必须打上‘虚拟’标签,就像食品标配料表一样!”目前,《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即将施行,网友拍手叫好:“早该这样了!以后看到‘虚拟明星’,至少知道‘此脸非彼脸’!”

这场“盗脸”风波,让网友们意识到:数字时代,信任得靠技术和规则“双重保险”。毕竟,谁也不想刷个直播,结果“喜提”一包成本20块的“假鱼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