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要求中国“自废武功”后,美国动真格,向太平洋试射最强洲际导弹

当地时间11月4日晚至5日凌晨,一枚“民兵III”型洲际弹道导弹从加利福尼亚州范登堡太空部队基地腾空而起,射向9600公

当地时间11月4日晚至5日凌晨,一枚“民兵III”型洲际弹道导弹从加利福尼亚州范登堡太空部队基地腾空而起,射向9600公里外的南太平洋马绍尔群岛夸贾林环礁靶场。

这是特朗普自上月30日公开呼吁“立即进行核试验”后,美军首次展示其战略打击力量。导弹飞行约6700公里后,精准命中目标。

战略矛盾:核裁军呼声与导弹试射同步

特朗普政府正采取一条看似自相矛盾的核战略路径。一边要求中俄加入核裁军谈判,一边积极升级核武库。

今年8月26日,特朗普在白宫对媒体表示,希望与中国和俄罗斯进行无核化谈判,意图将中国拉入美俄核裁军框架。他声称中国核力量“全球第三”,甚至预言“五年内赶超美俄”。

然而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次日明确回应,美俄核武库占全球九成以上,中美核力量不在一个量级,拉中国参加核裁军“既不现实也不合理”。

特朗普的核裁军呼吁与美国的实际行动存在明显差距。在呼吁裁军的同时,美国2026财年军费预算突破万亿美元,其中约1500亿美元专门用于核武器现代化。

与此同时,美军正加速研发下一代洲际弹道导弹“哨兵”(LGM-35A),计划2029年首次交付,逐步取代已服役55年的“民兵III”。

本次试射的主角“民兵III”导弹堪称美军核武库的“老兵”。这种导弹自1970年开始服役,至今已超期服役数十年,是美军唯一现役的陆基洲际弹道导弹。

美军目前共部署约400枚“民兵III”导弹,它们藏身于科罗拉多州、内布拉斯加州、北达科他州和怀俄明州的地下发射井中。这些导弹射程超过12000公里,飞行时速可达24000公里,可携带W78或W87型核弹头,威力相当于33万吨TNT当量。

尽管技术上已落后于俄罗斯“萨尔马特”或中国“东风-41”,但“民兵III”作为美国“核三位一体”中最稳定、响应最快的组成部分,代表了美国对“可靠核威慑”的坚持。

然而,“民兵III”近年面临严重的性能老化问题。美军曾多次试射失败,印证了其性能的不稳定。由于“哨兵”替代计划面临成本超支37%和首飞测试推迟等挑战,美军已考虑让“民兵III”延长服役至2050年。

衰落迹象:美国核导弹部队的困境

美国战略导弹部队的衰落并非一朝一夕之事。从冷战时期的精英力量到如今的“问题部队”,美国陆基核力量经历了巨大转变。

2014年,美国空军战略导弹部队爆发重大作弊事件,34名导弹发射官被停职。这些军官私下抱怨,他们需要高分以获得晋升,压力巨大,因此在月度考核中作弊。

核导弹部队的丑闻远不止于此。近年来,美军核导弹基地先后发生群体吸毒、考试作弊、高级军官不当行为等一系列丑闻。

2013年,美军战略司令部副司令贾尔迪纳中将被曝涉嫌在赌场使用假筹码参赌,随后遭解职降级。不久后,美国空军第20军军长凯里在访问俄罗斯期间酒后失态,与两名“可疑”女子来往而被免职。

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美军三个陆基洲际导弹基地甚至共用一套用于安装核弹头的专用扳手。当其中一个基地需要使用而工具在另一个基地时,只能靠联邦快递传送。

特朗普政府的核政策展现出明显的双重标准。一方面要求他国裁减核武器,另一方面大力推进自身核武库现代化。

美国能源部长赖特曾试图澄清,称特朗普所谓的“核试验”实为“核武器部件系统测试”,不会涉及实际核爆炸。但这一解释难以消除国际社会的担忧。

俄罗斯外交部已警告,若美国重启核试验将采取相应行动。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也强调“任何情况下都绝不能允许核试验”。

美国的核武器现代化计划全面铺开。除了陆基洲际导弹的更新换代,美国还在建造12艘哥伦比亚级核潜艇,升级B-2和B-52战略轰炸机,并为F-35A战斗机获取核认证。

与此同时,美国继续在欧洲多个基地部署核弹头,坚持其“核共享”政策。这种“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做法,引发国际社会广泛批评。

目标选择:夸贾林环礁的玄机

本次试射的落点选择耐人寻味。夸贾林环礁不仅是地理上的孤立靶场,更是美国导弹防御系统的关键节点。

夸贾林环礁位于太平洋中部马绍尔群岛,自冷战起就是美军远程导弹测试靶场与反导系统部署平台。其最大优势在于“孤立而开放”,既远离居民区,又便于进行多角度雷达、光学与跟踪设备的集成测试。

将“民兵III”落点设于此地,隐含了模拟实战攻击与拦截情境的意味。夸贾林是美军THAAD、SM-3、GBI等反导系统的主要测试点,也是“常规快速全球打击”概念的演示场地。

导弹落点的选择本身就是一种姿态展示:美国正通过“打过去”来验证自身核投射路径上的控制力。这种设计削弱了“纯技术性试射”的解释空间,表明试射具有明确的战略威慑目的。

面对美国的压力,中国在核裁军问题上的立场明确而坚定。中国坚持最低限度的核威慑政策,是五个核国家中唯一公开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国家。

中国的核武库规模远小于美俄。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2024年报告显示,俄罗斯拥有约5889枚核弹头,美国约5244枚,而中国仅约500枚。中国核力量一直保持在国家安全所需的最低水平,不参与军备竞赛。

中国支持全球核裁军,但坚持拥有最大核武库的国家应率先履行裁军责任。中国拒绝参加美俄核裁军谈判,认为在巨大差距下要求中国对等裁军等于“自废武功”。

与中国不同,美国从未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特朗普政府推出的2018年《核态势评估报告》甚至扩大了核武器使用条件,允许在“极端情况下”对非核攻击进行核反击。

未来走向:核风险与战略不确定性

随着新START条约将于2026年到期,全球核军控体系面临巨大不确定性。特朗普第二任期内的核政策动向引发国际社会高度警惕。

美国助理国防部长罗伯特·卡德里克今年4月向参议院军事委员会提交报告称,“俄朝在推进核能力现代化”,认为这些国家在核弹头、运载系统及指挥控制领域的进步“对美国及盟友构成严重威胁”。

与此同时,美国内部就是否重启核试验展开激烈争论。特朗普近期多次公开呼吁恢复美国中断30余年的核试验,声称“朝鲜、中国和俄罗斯都在推进核能力,唯独美国停滞不前”。

然而这一说法遭到多方反驳。美国战略司令部司令人选理查德·科雷尔表示无法解读总统所谓“对等测试”的依据。

在全球核风险持续上升的背景下,此次“民兵III”试射虽属常规演练,却因叠加重启核试验的争议,成为观察美国核战略走向的重要窗口。

民兵系列导弹家族

未来几年,全球核力量平衡面临重组。美国“哨兵”导弹计划2029年交付,但成本超支37%的问题悬而未决;俄罗斯新型“萨尔马特”导弹已开始服役;中国则保持适度核威慑力量。在这场关乎世界安全的博弈中,美国的下一步选择将直接影响全球核格局走向。

信息来源:

美军试射未携带弹头的“民兵3”洲际弹道导弹

2025-11-05 23:31·央视新闻

美军试射未携带弹头的“民兵3”洲际弹道导弹

2025-11-06 09:43·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