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17系列销量已超过100万台,比往代更快的销售速度、刷新纪录的首销数据,让这款新品瞬间成为手机市场的焦点。
与此同时,央视新闻、新华社和人民日报等多家官媒竟也罕见地先后点赞小米17系列,称其为“国庆科技新消费”的代表。
官媒下场为一款国产手机站台,这在中国消费电子领域并不多见。
然而,与火爆销量和官媒背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网络舆论对小米的“小字”文学质疑仍未停止。
从销售数据来看,小米17系列的销售数据确实令人瞩目。
据官方统计,全系开售仅5分钟,就刷新了2025年国产手机全价位段新机系列的首销纪录。
其中,小米17 Pro Max单款机型更是打破了今年国产手机全价位段首销日销量和销售额的纪录。
更令人惊讶的是,高端机型成为了销售主力。
根据卢伟冰透露的信息,Pro Max版本卖得最好,其次是Pro版本,轻松跨过6K+价格门槛。
与此同时,官方媒体的集中报道为这款产品增添了更多关注度。
央视新闻在《国产手机带动国庆科技新消费》的报道中,特别提到了小米17系列凭借“妙享背屏”创新和影像能力,成为消费者新宠。
但与销售火热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网络上层出不穷的质疑声,小米17系列发布会后,“小字”文学再度成为网友吐槽的焦点。
所谓“小字文学”,指的是小米在宣传海报上用醒目大字标榜“逆光之王”、“小尺寸续航之王”等称号,却在几乎看不见的小字中注明这只是“产品设计目标”。
这种营销手法产生了较大的争议,让不少消费者感到被误导,就像去餐厅吃饭,菜单上写着“超级大碗”,结果底下小字标注“碗大料少”。
即便是小米17系列销量超过100万台,仍有不少网友拿“小字”说事,认为小米是在虚假宣传。
其实从手机到汽车,“小字”文学似乎已渗透到各个业务线,不光小米这样标准,此前问界M5也同样有类似标注。
华为问界M5的车机中控大屏宣传为2K HDR智能中控大屏,下面的小字却标注为“2K分辨率指中控屏幕分辨率为1920*1080。”
事实上,这类“小字”标注早已成为全行业的常态,并非小米一家这样宣传。
值得一提的是,在小米陷入“小字”争议的同时,官方媒体的报道展示另一种视角。
央视新闻将小米17系列的热销放在“国产手机带动国庆科技新消费”的宏观叙事下,凸显了其在促进科技消费方面的积极意义。
央视新闻、人民日报和新华社的宣传,某种程度上其实是对小米创新能力的认可。
对于一个常被诟病“重营销轻研发”的企业来说,这种官方背书的价值远超任何广告。
然而官方媒体的认可与民众的信任之间,似乎存在一道鸿沟。
当一部分人将官媒报道视为权威认证时,另一部分人却质疑企业是否“买通”了媒体,看来想让所有人都满意,还真不是件容易事。
其实这反映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走高端路线一直都是国产品牌想解决的难题。
真正的创新不是比谁参数漂亮,而是看用户体验有没有真提升。
看看苹果,人家的厉害之处在于总能提前想到用户要什么,把iPhone 17的存储提升到256GB就能卖爆。
国产品牌要学苹果,该学的是苹果的这种产品思维,而不是在营销话术上下功夫,毕竟玩套路不如玩真诚,真诚才是必杀技!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