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湖北企业“领头雁”:营收超过4400亿元,领先东风汽车、卓尔智联

10月30日,2025湖北企业100强正式出炉。今年榜单入围门槛从81.24亿元提升至86.15亿元,提升幅度为6%。营

10月30日,2025湖北企业100强正式出炉。今年榜单入围门槛从81.24亿元提升至86.15亿元,提升幅度为6%。营业收入总额42132亿元,同比增加1.2%(509亿元),有70家企业营业收入实现增长,其中35家涨幅超过10%。利润总额1158亿元,同比下降12%,有53家企业实现盈利增长,11家企业出现亏损。

资产总额首次突破10万亿元大关,同比增长12.1%至105629亿元;其中,“千亿级”企业增加3家至24家,“百亿级”企业增加5家至58家。前十名均为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资产总额为58970亿元,占百强企业的56%。

百强企业纳税总额达到1397亿元,同比下降6%,有31家企业纳税额超过10亿元。员工总数107万人,较上年减少6万人。有89家企业提交研发费用数据,总额为750亿元。共有55家企业开展了海外业务,较上年增加2家,收入总额同比增长21%至2296亿元,其中,有7家企业海外收入突破百亿,较上年增加2家。

从企业性质来看,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61家,营收、利润、纳税、研发投入总额分别为30353亿元、767亿元、1086亿元、592亿元,分别占百强企业的72.0%、66.2%、77.7%、78.9%。民营企业39家,前十名占据2席。

从产业分布来看,服务业、制造业各有41家,建筑业17家,采掘业1家。营收总额分别为14888亿元、16417亿元、10630亿元、197亿元,分别占百强企业营收总额的35.3%、39%、25.2%、0.5%。

从城市分布来看,武汉稳居第一,共有69家企业入围,比上年度增加2家;其次是黄石9家,宜昌8家,荆门4家,潜江、襄阳、荆州各有2家,孝感、咸宁、鄂州、黄冈各有1家。

有9家企业跻身“千亿营收俱乐部”,与上年度持平。排名3-9位的依次是卓尔智联、宝武武汉、湖北联投、九州通、葛洲坝集团、湖北交投、武汉金控。卓尔智联(卓尔控股核心企业,首次以独立主体申报)依旧是湖北最大的民营企业,同时夺得“2025湖北服务业企业100强”第一。

公司聚焦商贸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主业,已在农产品、黑色金属、化工塑料等细分领域建立领先优势,累计为超30万家客户提供物业、交易、仓储、物流、金融、跨境贸易、供应链管理等综合服务。旗下的中农网白糖现货流转量占全国总量的1/3,卓钢链已服务700余个民生工程、高端制造项目,化塑汇已在辽宁、贵州、江西、山东等多个区域布局云工厂。

东风汽车去年实现营收3691.79亿元,同比减少10.4%,排名第二,并蝉联“2025湖北制造业企业100强”第一,此外还以228亿元位居纳税榜首。集团旗下拥有东风日产、东风本田、神龙公司等合资品牌,以及风神、风行、启辰、岚图、猛士、纳米、奕派等自主品牌,覆盖豪华、高端、主流各细分市场。

今年8月1日,东风汽车宣布正式整合奕派、风神、纳米,并成立东风奕派科技。下设两大品牌,原纳米品牌将并入奕派,打造A0-D级新能源汽车,覆盖不同细分市场;风神将作为海外市场主力品牌,打造全球化节能燃油车。根据“未来之翼”战略计划,到2028年将累计推出20款车型。与华为合作的首款车型(定位高端智能全尺寸SUV)将在明年正式上市。

中建三局蝉联第一,营业收入达到4435.06亿元,同比微降1.0%。其利润总额同样排名第一,紧随其后的是中铁武汉局、葛洲坝集团、省农信社、江汉油田、湖北联投、劲牌、华新水泥、九州通、亿纬动力。

研发费用同样处于领跑位置,其次是东风汽车、中国信科、葛洲坝集团、中交二航局、中铁十一局、华星光电、亿纬动力、人福、中国一冶。上述十家企业研发总额达到416亿元,占比55%。

公开资料显示:中建三局是全国首个行业全覆盖房建总承包特级企业,隶属于中国建筑,成立于上世纪60年代中期,1975年调迁湖北,半个世纪以来承建了众多重大工程项目,涵盖交通、房建、生态环保等领域,包括荆州李埠长江公铁大桥、武汉地铁21号线、武汉东湖绿道、襄阳连山湖生态公园、荆州环长湖湿地修复工程、中建智能建造产业园、武汉汉芯公馆、汉韵公馆等。“十四五”以来,在鄂投资基础设施、城市综合体、建筑产业园等重点项目129个,完成投资额61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