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上传得厉害,说成都要取消中考,不少人一看就急了,其实没那么严重,官方根本没提“取消”这两个字,他们说的是在八所中小学试点一种新办法,叫十二年贯通培养,孩子要是进了这个班,就不必参加中考,但不是谁都进得去,也不是非得参加,全看个人选择。
这八所学校每所只开两个班,名额不多,报名全凭自愿,孩子中途想退出也能退,退出后照样能正常考高中,没进试点的孩子,该考中考还是得考,这可不是取消中考,只是多给一条路,家长别被标题唬住,政策文件里写得明明白白。
大家反应这么大,是因为中考太关键了,分数直接决定孩子上哪所高中,高中又关系到能不能上大学,很多人担心改革会不公平,怕好资源全落到少数人手里,这次试点其实很稳,只针对本校入学的学生,不对外招人,也不挑尖子生,老师和课程也没特别偏着谁,目的不是搞重点班,就是想试试看,能不能让孩子少点压力,多点时间慢慢成长。

学校教的东西也在慢慢变,以前就是刷题、背书、拼分数,现在开始做项目,比如让学生自己选个课题,或者跟别的学科一起完成一个任务,评价也不只看考试成绩了,还要看会不会动手,能不能跟人合作,情绪稳不稳,期末报告不再打分,改成用几个方面说孩子哪里有进步,都是想让孩子能干点别的,不只是会考试。
全国不少地方也在试类似的安排,北京、上海、深圳都有九年一贯制的学校,成都这次直接连到十二年,算走得靠前一点,教育部去年发的文件也说鼓励各地摸索学段怎么连起来,把小学到高中打通,成都这么做,其实就是跟着国家的方向走。
有人担心孩子中途退出后跟不上普通班,教育局说会安排过渡课程,帮孩子补上落下的内容,也有人怕贯通班变成特权班,现在试点范围不大,规则也清楚,家长要是真想参与,不妨先去学校问问具体怎么操作。
截至2025年10月,试点学校名单已经公布,课程框架也出来了,有的学校还建了“素养档案”平台,用来记录孩子五年里的变化,比如参加了哪些活动,解决了什么问题,性格有没有不一样,这些数据会帮着做评价,不光看卷面分数。
家长现在最该做的不是慌,而是把政策弄明白,要不要报,得看孩子自个儿适不适合,有的孩子喜欢自己摸索,贯通班可能更合适,有的孩子习惯按部就班,走中考路也挺好,别让网上那些话牵着鼻子走,教育改不是一下子的事,得慢慢来,也得家长跟着一起走。
别急着下定论,政策刚起步,效果还得看后面怎么发展,学校也在一边做一边改,家长与其干着急,不如多跟老师聊聊,看看孩子在学校到底怎么样,教育说到底就是帮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的路,不是非得挤在一条道上。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