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霜降后第一口羊肉:暖的是胃,念的是家

霜降过后,风里便多了几分刺骨的凉意。清晨推开窗,檐角的枯草凝着白霜,连呼吸都带着清晰的白雾,这时总忍不住想起家里的那锅羊

霜降过后,风里便多了几分刺骨的凉意。清晨推开窗,檐角的枯草凝着白霜,连呼吸都带着清晰的白雾,这时总忍不住想起家里的那锅羊肉 —— 那是刻在记忆里的冬日符号,是寒冷日子里最妥帖的慰藉。

记忆里,每到这个时节,母亲总会提前从市场买回新鲜的羊肉。她总说 “霜降后的羊肉最养人”,其实我们都知道,那是她惦记着一家人在凉天里能吃上口热乎的。母亲处理羊肉时格外仔细,温水反复冲洗,再用葱段、姜片浸泡许久,只为去除那点腥气。厨房里,砂锅坐在炉火上,咕嘟咕嘟地冒着泡,羊肉的香气混着萝卜的清甜,从锅盖的缝隙里钻出来,漫过客厅,飘到书房,把整个家都裹进一层暖融融的气息里。

小时候总爱守在厨房门口,看着母亲掀开锅盖的瞬间,白色的热气升腾而起,模糊了她的眉眼。她会用筷子扎一下羊肉,确认是否软烂,然后笑着说 “再等会儿,马上就好”。等羊肉端上桌时,瓷碗里冒着热气,夹一块放进嘴里,肉质鲜嫩不柴,汤汁带着淡淡的香料味,顺着喉咙滑下去,从胃里暖到四肢百骸。父亲会就着羊肉喝上一小杯酒,母亲则不停地给我们夹肉,叮嘱 “多吃点,暖和”。窗外的风还在吹,屋里却满是欢声笑语,那股暖意,比任何取暖设备都更让人安心。

后来离家求学、工作,霜降时节也尝过不少地方的羊肉。有的餐馆做得精致,摆盘讲究;有的味道浓烈,香料十足。可无论怎样,都吃不出家里的味道。不是厨艺的差距,而是少了那份熟悉的烟火气,少了母亲在厨房忙碌的身影,少了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的温馨。就像那锅羊肉,食材普通,做法简单,却因为有了家人的陪伴,有了家的温度,才成了心中最难忘的滋味。

如今再到霜降,若是能回到家里,吃上一口母亲炖的羊肉,便觉得所有的疲惫都烟消云散。那一口暖,暖的是胃,更是漂泊的心;那一口香,念的是羊肉的滋味,更是对家的牵挂。原来,食物从来都不只是用来饱腹的,它承载着记忆,寄托着情感,把家人之间的爱,悄悄藏在每一口温暖里。

霜降后的风依旧寒冷,但只要想起家里的那锅羊肉,想起家人的笑容,心里便会涌起一股暖流。这大概就是家的意义 —— 无论走多远,总有一份温暖在等你,总有一口滋味让你念念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