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校园霸凌屡禁不止,罪魁祸首竟然是校方态度

很心痛,二年级7岁的小女生,被十几名同龄女生在学校欺凌侮辱,导致隐私部位受到重伤,不敢小便,光是敲出这些字都令人感到愤怒

很心痛,二年级7岁的小女生,被十几名同龄女生在学校欺凌侮辱,导致隐私部位受到重伤,不敢小便,光是敲出这些字都令人感到愤怒和不可思议,是怎样的罪恶让小学二年级的女生受到这么大的伤害,又是怎样的纵容让同龄小孩对同学下次毒手。

湖南娄底有位家长发帖称,自己7岁的女儿在本月20日午休时,被同班十多名女同学霸凌及性霸凌。每个字都令人发指,午休时间本该是温习学业弯道超车的好时候,或者是与关系要好的伙伴结伴小聚,增加彼此之间的感情,但是却发生一起聚众欺辱事件。

看到孩子妈妈发布的讯息感觉很无助,校园霸凌如此严重,竟然没有引起学校和老师的重视,反而用否认和含糊的态度企图让这件事过去。

以上的文字真是令人感到窒息,孩子家长得知女儿受到欺凌,带孩子去医院检查后发现孩子下体遭受暴力,导致严重软组织挫伤、疼痛,小便疼痛难忍,晚上总是满头大汗,做噩梦,并抗拒去学校,并证实孩子在20日午休时被同班17名女同学在操场踩在身上打耳光、拽头发、恐吓、威胁的事情,作为陌生人都觉得很愤怒,可是校方的态度却令人咋舌:

学校校长质问: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对呀,这是学校,学校不应该保护孩子吗?不应该是世界上的净土吗?不应该是最重视正义和公平的地方吗?为何校长带着威胁的口吻问出这样的问题。

随着而来的是报警后欺凌者的学生家长视而不见,仿佛这些施暴者家长都有个共识,那就是孩子们年纪都小,你能拿我怎么办?

孩子母亲将这件事披露在网上后引起轩然大波,直到10月30日下午,娄底市联合调查组发布关于网传“女儿被霸凌”有关情况的说明:

寥寥几句实在很难评判,为何校园霸凌屡禁不止?究其原因无非是以下几点

一、难觅的恩师,难负的责任

“谁偷走了孩子们的课间10分钟”上了热搜,原来是现在近7成的孩子陷入被“圈养”的困境,因为现在的孩子太金贵,稍微磕磕碰碰就会投诉学校,校方一再给老师施压,综合考虑后就让孩子们静坐在座位,否则就以扣分等形式处罚孩子。

孩子们天生活泼,稍有跑跳的行为就被老师投诉,久而久之,孩子们既得不到老师的理解,更得不到父母的支持,谨小慎微的在学校渡过,对于学校发生的事情闭口不谈,所以当校园霸凌一旦揭开的时候,都是非常严重的。

因为孩子们隐藏了太久,孩子担心学校老师的批评,也怕和父母说了之后扯出更多的问题,只能自己承受。

老师则担心学校施压,对于孩子的小问题不断向家长投诉,当孩子出现大的问题,则选择静悄悄的冷处理。

二、痛在谁身上,谁关注痛点

每次校园霸凌的消息出来,无独有偶则是谁受伤谁被指责闭嘴,因为作为校方,你受到是伤害是真实存在的,只要存在,自己就会被追责,而霸凌是存在于多对一的形态下,所以校方的从众心理趋势,认为解决一群人麻烦,解决一个人好处理,就和受害者站在了对立面。

若学校、老师能和受害者成为一个战线,发现霸凌用积极的态度妥善处理并得到表彰,是否能在出事后让受害者获得更多的关怀。

社会不断进步,科技也在不断发展,但是每次曝光出来的霸凌都令人感到可怕,一次次突破低龄的底线,一次次升级的霸凌事件,真是让人感到愤怒又无奈。

三 不了了之的处理态度

这件事不知道最后的解决方案是什么,但是回看曾经类似的事件, 由于施暴者都是未成年,并不能给予多么重的惩罚,这就导致很多事情后患无穷,受害者的信息在当地甚至网络被曝光,施暴者的信息却无人能知,若转学,究竟是谁转学,若不转学,是否受害者被贴上懦弱的标签,将要承受更多隐形的“霸凌”“孤立”“嫌弃”。

未成年的这层保护色是双面意思,相信很多人都看过“消失的夫妻”这个案件,只能说有的孩子是孩子,有的孩子是禽兽,禽兽怎能和孩子拥有同样的权利?这值得人深思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