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卒中预防无年龄界限,早识别早就医是关键
“疑似脑梗。”今年9月底,当医生告知孩子发生脑梗时,家长陈女士第一反应以为是听错,“6岁的孩子怎么就得脑梗了呢?!”
脑梗又称缺血性脑卒中,在“卒中家族”中,发生在老年人群体较为常见。而实际上,儿童也可发病。近日,三九脑科医院接诊一例来自茂名的6岁缺血性脑卒中患儿,揭开儿童卒中这一“非典型”卒中病的面纱。
10月29日是第20个“世界卒中日”,新快报记者采访广州神经内科专家获悉,小儿脑卒中常伴有明显的神经功能缺陷,是儿童致残的常见原因。家长们要学会细心观察,早预防、早识别、早治疗。
 
 6岁女孩争抢手机后竟脑梗
6岁女童瑶瑶(化名)最近与玩伴发生了小矛盾。一天中午,妈妈陈女士看到女儿与亲戚家的哥哥争抢手机,随即分开两人。
回家路上,瑶瑶突然大喊,随后瘫坐在地说:“我的脚没力气!”陈女士以为瑶瑶中暑了,就赶紧喂她喝葡萄糖,立刻送去医院。当时,瑶瑶要妈妈“架着”,才能走动。
奇怪的是,过了两个多小时,瑶瑶又恢复了活泼。到医院,医生也没查出具体原因。
然而没过多久,陈女士带孩子回家时,坐在电动自行车后座的瑶瑶突然脑袋往一边歪,立刻揪住陈女士,声音微弱地说:“妈妈,我的头不受控制了!”下车时,瑶瑶都无法站稳。此时,他们再返医院检查,医生怀疑是脑梗。这让陈女士彻底慌了,这么小的孩子怎么会得脑梗?
为查明病因,陈女士带着瑶瑶来到广东三九脑科医院。该院接诊的神经外七科主任助理罗似亮医生透过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发现,瑶瑶右侧大脑颈动脉末端已闭塞,大脑前动脉、中动脉受影响,血管影像呈现出一团“烟雾”。亦正是这团“烟雾”诱发6岁的瑶瑶“脑梗”。瑶瑶左侧脑血管也有类似病变,只是程度较轻。
随后,神经外七科学科带头人吾太华主任团队为瑶瑶进行了手术,成功打通脑部供血通道。“万幸的是,血管闭塞部位不在大脑功能区,属于轻度卒中。”术后没多久,瑶瑶就恢复了往日的活力。
儿童脑卒中发病率罕见 却偶有发生
“儿童看似少见脑梗症状,但烟雾病是重要诱因之一。”罗似亮介绍,烟雾病会导致大脑主要血管狭窄或闭塞,为了代偿,颅底会生出细小脆弱的异常血管网,这些血管在影像上形似“烟雾”,因此得名。而这些血管既容易破裂引发脑出血,也可能因供血不足诱发脑梗。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脑血管病中心主任、主任医师段传志在接受新快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脑梗是脑卒中的其中一种类型。”他指出,儿童脑血管病年发病率为(3-15)/10万 。
该发病率虽然揭示儿童脑卒中的罕见,但该病的发病原因、临床特点、治疗和预后等与成年人不尽相同,如不及时诊断抢救,易危及儿童生命,存活者常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需引起重视。
专家提醒
卒中预防 不能忽略儿童群体
相比成人卒中,儿童卒中则识别难度更大。段传志提醒,在卒中的预防宣传工作,不能忽视儿童群体的疾病预防。
2025年“世界卒中日”期间,我国宣传活动的主题是“尽早识别,立刻就医!”段传志表示,无论成人卒中还是儿童卒中,早识别、早就医都有助于降低后遗症致残的风险。
如何识别?识别儿童卒中,可牢记“120”三步口诀:“1”看一张脸是否口角歪斜;“2”查两只手臂是否单侧无力;“0”聆听语言是否清晰。
“预防中风没有年龄界限。若家中或学校有先天性心血管、脑血管疾病的儿童,家长、老师都要将‘卒中’的症状记在心上。儿童与成年人相比,脑功能重塑性较强,预后较好,及时诊治、积极治疗可以改善预后,提高治疗效果。”段传志提醒。
■采写:新快报记者 李斯璐 潘芝珍 通讯员 张小美 马彦 韩羽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