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哈啰顺风车小程序可驾照行驶证免审核,填假信息也能接单,存重大安全漏洞

据澎湃新闻报道,10月24日,有媒体实测了多款顺风车平台,发现哈啰顺风车微信小程序存在漏洞:未上传驾驶证、行驶证等信息,竟能接到顺风车订单;甚至无驾驶证、无行驶证的车主也能接到订单。对此,哈啰方面暂未回应。
媒体实测显示,在哈啰App端申请成为顺风车车主时,系统会明确提示需提交驾驶证、行驶证等证件图片完成认证;但当用户关闭认证页面时,系统会弹出“微信小程序可免传证照,极速接单”的引导信息。遵循该指引,记者在哈啰微信小程序中开展了两次测试。
第一次测试中,输入本人车辆信息,并填写另一人的姓名及身份信息,未上传任何证件图片,便成功在平台接到顺风车订单;第二次测试进一步验证漏洞风险,记者仍使用本人车辆信息,却填入一位未考取驾驶证、无行驶证且名下无车的同事信息,同时随意编撰车牌号码、勾选车型,仅约一分钟后,平台便显示“接单成功”,整个过程未受到任何证件真实性核查的阻拦。

从行业监管要求来看,交通运输部发布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第三十八条明确规定,“私人小客车合乘(即拼车、顺风车)按城市人民政府有关规定执行”,赋予地方政府制定具体管理细则的权限。但这一“属地管理”原则并未降低安全审核的必要性。
对此,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中国互联网协会共享经济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朱巍指出,尽管顺风车管理细则由地方制定,但该业务直接涉及乘客与车主的生命财产安全,“对驾驶证、行驶证等核心证件的审核是安全底线,无论属地规定如何细化,平台都有义务通过技术和流程手段强化审核,而非让审核环节流于形式”。
更值得关注的是,媒体在调查中发现,哈啰顺风车微信小程序的推广信息中,竟直接将“免驾驶证照片!免行驶证照片!填写证件信息即可接单”“车辆在亲友名下,也可接单”作为核心卖点,搭配“首单奖励送不停”“极速接单”等话术吸引用户。
现任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刘兴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多年前,他想体验下顺风车,就在一出行平台上注册成为了车主,当时提交了驾驶证、行驶证、身份证等信息,随后的上下班途中,他接了几名乘客。其还认为,既然平台有顺风车功能,那么就应该做好必要证件的审核工作,如果证件不齐全,或者存在证件过期等问题,平台应该加强审核,并限制其成为车主和接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