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习惯听到韩方将这片区域的三个国家表述为“韩日中”,但这几天,如果有心人观察李在明政府的一系列举措,会发现这个顺序悄然发生了颠覆性的倒置:变成了“韩中日”。
这绝非只是简单的文字游戏,在外交辞令中,排序往往代表着亲疏远近与战略优先级,这短短一个字的位置互换,反映出了首尔在外交上正在重新校准。

当然,这种“恢复平衡外交”的努力并未停留在口头上,就在本月,原本计划中的韩日联合演习被首尔方面紧急叫停。
要知道,军事演习是两国互信的风向标,此时按下暂停键,给出的信号不言而喻,再加上近期双方在独岛问题上闹得相当不愉快,这一连串的动作无异于是在给日本方面甩脸色。

韩国正在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告诉邻居:对于日本近期的表现,我们不仅不满,而且正在拉开距离。
如果说韩国的态度还带有一种外交上的迂回与暗示,那么来自北方的声音就充满了火药味,紧随着首尔的疏离,朝鲜方面也迅速补刀,而且一出手就直击痛点。

平壤方面这次根本没有要在外交辞令上留面子的意思,直接对日本试图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野心泼了一盆冷水。
朝方的逻辑链条非常清晰且犀利:一个至今拒绝为二战期间犯下的极其恶劣反人类罪行进行赔偿、甚至还要歪曲历史的国家,是从根源上缺乏道德资格的。

这番话不仅是对历史旧账的重提,更是直接剥夺了日本在现有国际秩序中寻求政治大国地位的“正当理由”。
在朝方看来,日本的一系列行径,本质上是对全亚洲无数受害者的公然侮辱,这番表态,无疑是彻底撕开了日本在国际舞台上精心维持的“和平国家”伪装。

那么,究竟是什么触怒了周边邻国,让日本在如此短的时间内陷入了这般“四面楚歌”的境地?
这就不得不提到日本方面近期那一连串令人瞠目结舌的军事与政治动作,在那场声势浩大的“7年度统合演习”中,日本自卫队一口气出动了五万多人。

要知道,五万兵力对于任何一个国家的常规演习来说都不是小数目,更何况是在目前如此敏感的局势之下,但这还不是最让人警惕的,真正的危险在于日本政府正在图谋突破那个曾经被视为战后基石的“无核化三原则”。
再加上部分政客在那边不停地鼓噪要修改历史资料,企图在光天化日之下否认侵华罪行,这种不仅要在枪杆子上搞突破,还要在历史笔杆子上搞篡改的做法,让所有的二战受害国都在第一时间拉响了心中的警报。

在这个关键时刻,俄罗斯站了出来,11月18日,也就是局势胶着之时,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面对媒体,抛出了一番分量极重的话。
她没有绕弯子,直接点名高市早苗近日的涉台言论“非常危险”,在莫斯科看来,这不是简单的外交口误,而是一个必须立刻刹车的危险信号,扎哈罗娃更是直截了当地指出,日本必须深刻反省历史,牢记二战的教训。

俄罗斯的这番表态,在当下的时间节点显得尤为关键,在中日外交风波不断升级的背景下,这番话就像是在寒冬里给坚持正义的一方送来了炭火。
这不仅仅是对历史记忆的捍卫,更是明确地向世界表明:在正义与和平这个问题上,俄罗斯坚定地站在了这一边,同时也侧面印证了中俄朝三方在面对日本挑衅时,已经形成了一种无声但坚固的默契。

当然,这一系列连锁反应的震源,终究还是回到了高市早苗那个极具争议的“涉台言论”上,而在所有反制声音汇聚成洪流之后,中方选择了“趁热打铁”。
11月19日,中国官方媒体新华社发布的一篇重磅评论,将这场博弈推向了最高潮,这篇社论并没有纠缠于细枝末节,而是极具战略眼光地为高市早苗上台后的日本行径做了彻底的定性“创下了1945年战败以来的多个首次”。

这是对日本当前路线的一次彻底起底,这篇评论文章精准地剖析了日本目前的战略野心:这是日本领导人第一次在正式场合不仅鼓吹“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甚至直接把这个概念挂钩到了“日本集体自卫权”上。
同时这也是日本第一次如此赤裸地表达了试图武装介入台海的野心,而最让中方感到性质发生根本变化的是第三点,这是日本首次对中国发出武力威胁。

在过去,虽然摩擦不断,但在正式层面如此叫嚣实属罕见,尤其是在中国水产品暂停进口的禁令已经发出后,高市早苗内阁依然表现得极其“嘴硬”,甚至拒绝撤回言论,这种姿态被中方视为一次严重的挑衅。
特别是在东方大国经济与国防实力早已今非昔比、正逐步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今天,日本此举无疑是在触碰底线。

面对这种局势,日本政界并非没有感知到危险,我们看到了一些颇为“滑稽”的找补动作,在高市早苗放出狠话后,日本政坛内部开始出现一种声音,试图把这些言论解释为“假定条件”,想要以此蒙混过关。
更有甚者倒打一耙,认为中国的反应过于激烈了,就连高市早苗本人,最近也有消息传出似乎流露出了些许“悔改”的意思,辩解自己是“说过头了”。

不得不说,日方这一系列试图“降温”的举动,目的非常明确:想用最小的成本把这场风波抹平,想把严重的战略挑衅淡化为一次无心的口误。
但11月19日的那篇新华社文章,就是对这种投机心理的最有力回击,其中的逻辑并不复杂,甚至可以说非常直白:中国不接受这种毫无诚意的“找补”。

那些试图用“说过头了”来敷衍了事的解释,在中方看来是完全苍白无力的,中方的目标已经划定得非常具体:收回言论不是可选项,而是必选项。
停止玩火不是建议,而是警告,落实在台湾问题上的政治承诺,不是挂在嘴边的空话,而是必须执行的义务。

从俄罗斯的警告到朝鲜的声讨,从韩国的更名与停演,再到中国最后的定性与通牒,这张网已经收紧。
如今留给日本的时间其实并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充裕,正如解放军旗下官媒所发出的那种近乎最后通牒式的声音:如果日本拒不回头,那么不仅是政治上的孤立,那么全国甚至都有面临成为战场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