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神舟二十号即将凯旋!2名国外航天员来华,将首次入驻中国空间站 神二十回家倒计时!2外国航天员到访中国空间站

离神舟二十号乘组返回地球的时间越来越近了,我们的三位航天英雄陈冬、陈中瑞、王杰要回家了。在期盼中,我们同时迎来了首位外国

离神舟二十号乘组返回地球的时间越来越近了,我们的三位航天英雄陈冬、陈中瑞、王杰要回家了。在期盼中,我们同时迎来了首位外国宇航员来华执行任务,并且一来就是两位,他们会参与接下来的神舟二十一号任务吗?

这两名外国航天员都是巴基斯坦宇航员,他们这次10月来华接受空间站培训,为期一年。所以他们这次并不是奔着神舟二十一号任务来的,按照时间圈叔推算,在明年的神舟二十三号任务时候,他们才可能参与,并且也不是两位都能上空间站,而是择其一。

可以确信的是,用不了多久,我们就能在太空见证不同肤色的航天员用中文打招呼的历史性画面。

神舟二十号乘组的“收官时刻”。

按照计划,神舟二十号乘组将在10月下旬返回地球。此刻,400公里高的太空实验室里,三位航天员正在做两件重要的事:一是仔细打包半年来的科学实验成果,二是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神舟二十一号乘组。

这次带回来的“太空快递”里,很可能包含大家期待已久的月壤烧结测试样品。还记得那个“月壤造砖”的实验吗?这项测试分三批进行,全程需要三年。神舟二十号乘组极有可能带回第一批成果,让我们亲眼目睹月球土壤在太空环境下的变化。

在轨交接就像一场精密的太空芭蕾。当神舟二十一号抵达后,两批航天员将在空间站共处5天左右。期间,他们要完成工作交接、物资清点、技术要点传授等一系列流程。想象一下,六名航天员在失重环境中穿梭忙碌的场景,绝对是世界级的技术展示。

两位特殊客人。

在中国航天员准备回家的同时,两位来自巴基斯坦的航天员正准备开启他们的中国之旅。根据中巴两国协议,巴方精选了两名航天员来华接受训练。不过,最终只有一人能以“载荷专家”的身份进入中国空间站,执行为期约一周的科学实验任务。

这里划个重点:这两位巴基斯坦朋友不会出现在即将发射的神舟二十一号任务中。原因很简单——神舟二十一号的航天员早已确定并在封闭训练,而巴基斯坦航天员10月才来华,还要接受为期一年的系统训练。按照时间推算,他们最可能在2026年的神舟二十三号任务中亮相。

为什么邀请外国航天员?

可能有人会问:我们好不容易建成的空间站,为什么要对外国开放?其实,这正是中国航天走向成熟的标志。

从技术层面看,国际合作能实现“1+1>2”的效应。不同国家的科学家带着各自的研究专长来到空间站,相当于把全球顶尖的智慧汇聚一堂。比如某个实验方案,我们自己可能要摸索三个月,但合作方可能早有经验,这就是典型的“站在巨人肩膀上”。

从长远发展看,中国空间站未来将从三舱段扩建至六舱段,届时需要更多航天员参与运营。按照“有朋自太空来”的开放理念,我们欢迎更多国家的优秀航天员加入。就像一位航天专家说的:“一个人解题不如一群人攻关,航天事业尤其如此。”

中国航天的“国际朋友圈”。

除了即将到访的巴基斯坦航天员,中国空间站还批准了首批17个国家的科学实验项目。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还会在嫦娥七号、八号探月任务乃至月球科研站建设中,看到更多国际合作的身影。

这种开放姿态展现了中国航天的大国担当。当某些国家还在争论“太空边界”时,我们已经用实际行动证明:太空是人类共同的疆域,合作探索才是未来方向。

期待!2026年的历史性握手。

当第一位外国航天员进入中国空间站,当不同语言的问候在轨道舱内响起,那将不仅是中国的骄傲时刻,更是人类航天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从神舟五号杨利伟的孤身远征,到如今多国航天员的即将齐聚,中国航天用二十年时间,完成了从“追赶者”到“领跑者”的华丽转身。而这一切,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