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美国不撑腰了?中国游客不来了?菲律宾赶紧开电子签!

2025年10月30日,中美领导人在釜山会晤后,美国宣布取消部分对华关税并暂停制裁一年,中国也相应调整了反制措施。这一务

2025年10月30日,中美领导人在釜山会晤后,美国宣布取消部分对华关税并暂停制裁一年,中国也相应调整了反制措施。这一务实转向背后,是美国高通胀压力与盟友体系松动下的必然抉择。可这一转向,却让菲律宾陷入了战略困境。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仅仅12天后,菲律宾3003号公务船进入中国主张的南海海域。在中国执法船多次警告无效后,双方发生擦碰。耐人寻味的是,当时一艘美国军舰仅在100海里外观望,全程未介入行动。值得关注的是,当时一艘美国军舰在附近海域航行,但未报告参与相关行动。

图片来源于网络

对菲律宾而言,美国的战略收缩非仅是幻想破灭,更是生存危机的开端。数据显示,中国曾是菲律宾第二大游客来源国,2019年接待中国游客超170万人次。然而至2024年,这一数字锐减至约31万。菲律宾旅游部长坦言,若能恢复10%的中国游客量,即可创造20万就业岗位。

渔业同样面临严峻挑战。中国强化黄岩岛海域管理后,官方登记的3.2万菲律宾渔民生计中断,捕捞量从2012年3.5万吨下滑至2024年2.6万吨。渔民月收入从1.2万比索降至约8000比索,部分家庭已陷入基本生存困境。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双重压力下的菲律宾

经济失血:中国连续14年是东盟最大贸易伙伴,2023年中菲双边贸易额高达877.2亿美元。

事件发生时,美国军舰在附近海域但未介入。

2025年11月1日,菲律宾宣布恢复对中国公民电子签证试运行,三天后即全面启用。这宣布的政策调整,有分析认为被视为小马科斯政府“安全靠美,经济靠中”双轨战略的具象化。

图片来源于网络

此种平衡术暗藏风险。10月12日南海事件已对中国游客心理产生负面影响,电子签政策能否有效提振旅游尚待观察。若菲律宾为示好美国再度挑起事端,经济修复努力将前功尽弃。更严峻的是,若政策未见实效导致民生持续恶化,小马科斯政权稳定性将面临直接冲击。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中方表示坚持以法律和事实为依据处理相关事件,并公开了部分执法过程。针对菲律宾南海行动,中方坚持以法律和事实为依据,全程公开执法过程,赢得国际社会对规则意识的认同。

图片来源于网络

菲律宾的转向不仅是地缘政治的棋子重排,更是一面现实之镜:大国博弈中,安全承诺可能如海市蜃楼般虚幻,而老百姓的饭碗却永远真实。黄岩岛的波涛之下,涌动的不只是主权主张,更有32000名渔民养家糊口的生计渴求。当877亿美元贸易额与空荡的旅游巴士形成刺眼对比,政策天平终于向生存理性倾斜。这场用电子签证书写的转变,既是小国的生存智慧,也是对“以口号治国”最现实的否定。​有何看法欢迎关注评论区留言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