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在中国国防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防部新闻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江斌大校表示,中国和沙特将于10月中下旬在沙特举行“蓝剑-2025”海军联合训练。
这是(中沙)两国海军第三次组织这一系列联合演习,将进一步促进参演部队之间的战术技术交流,深化两军的友好关系和务实合作。
“蓝剑”系列海军联合演习,是中国更广泛的军事外交努力的一个不断发展的一部分,旨在加强与外国伙伴的作战互操作性和海上合作。演习为战术交流、海战行动训练、海上协调等提供了平台。
近年来,中国和沙特阿拉伯之间,加强了在能源、贸易、科技、防务等领域的合作,反映出在中东地区局势错综复杂的背景下,中沙两国政治和经济联系更加密切。
即将举行的“蓝剑-2025”演习,延续了北京和利雅得之间加强防务合作的模式。中沙两国海军第3次组织该系列联训,目前,还没有公开中方海军方面的参与演习的水面舰艇的相关细节。
但联想到过去两次中沙“蓝剑”系列海上联合训练,中国的军迷能够判断参与“蓝剑-2025”中沙海军联合训练的水面舰艇,十之八九将是中国海军第47批护航编队成员,即052D型驱逐舰133“包头”舰、054A型护卫舰523“红河”舰和903A型综合补给舰904“高邮湖”舰。
在10月10日国防部新闻发布会上,江斌大校表示自10月中旬起,由中国海军052D型驱逐舰122“唐山”舰、054A型护卫舰576“大庆”舰和903A型综合补给舰889“太湖”舰组成的第48批护航编队,将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接替第47批护航编队执行护航任务。
现在,中东局势仍然处于极其复杂的态势,中沙即将举行第三次海上联合演习,在凸显中沙关系紧密的前提下,也对外释放了一个较为积极的信号,即中沙将携手维护中东地区的稳定与和平。
以色列对卡塔尔首都多哈的空袭,其空军战斗机发射的弹道导弹,从红海穿越了沙特的领空,沙特境内部署的“爱国者”防空系统却毫无反应,暴露出美国安全保障的不可靠性,无疑给沙特的国土防空敲响了安全警钟。
于是,就有了沙特与在“5·7印巴空战”中以击落印度“阵风”战斗机而名声大噪的巴基斯坦签署了共同防御条约,有了伊斯兰堡提供的包括核武器在内的保护伞。
随即,沙特陆海空三军高级将领,组成史上最大规模代表团访问中国,出席中沙军事合作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中方由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部长许学强上将亲自牵头接待,这一安排体现了中方对中沙军事合作的高度重视。
网传沙特向中方提出了采购歼-35E隐形战斗机、红旗-9BE远程防空导弹、红旗-19反导系统、VT-4主战坦克等,以及引进“翼龙”-3无人机及生产线等。
关于沙特采购中方现代化的武器装备,并未获得中国权威媒体和军方的证实,具体还有待时间来观察。但中沙军事合作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举行,标志着中沙防务合作从 “单点装备采购” 向 “体系化能力共建” 的战略升级,这一点却是毫无疑问的。
回到推文的正题,中沙举行第三次“蓝剑”系列海上联合演习,延续了中沙在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协作传统,可能涉及海上反恐、护航、搜救等科目,与中国在亚丁湾的常态化护航行动形成遥相呼应的局面。
沙特作为红海沿岸的重要海湾国家,与中国的海上合作将直接提升区域航道安全保障能力,可通过战术交流增强双方应对海盗、无人机袭击等威胁的协同能力,为全球国际关键航运安全提供“中国+沙特”的解决方案。
与此同时,沙特与巴基斯坦、阿联酋等国构建的 “中导预警联盟”,配合中国海军由驱逐舰、护卫舰和补给舰组成的水面舰艇编队常年在红海的军事存在,可能形成从波斯湾到阿拉伯海的安全防护带。
据此可削弱美英法等西方国家,在中东的传统军事的主导权,提高沙特等中东国家本土安全的同时,推动中东地区向多极化安全架构转型,也有助于提升国际社会对中东问题的关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