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逆境之中的微笑——古典战神汉尼拔身上最优秀的品质;送给每一位热爱生活的人,命运会眷顾每一位爱笑的人

在两千多年前的那个冷兵器时代里,决定战争胜利的往往是军队数量,然而实力较弱的迦太基,在“战略之父”汉尼拔的带领之下,却能

在两千多年前的那个冷兵器时代里,决定战争胜利的往往是军队数量,然而实力较弱的迦太基,在“战略之父”汉尼拔的带领之下,却能令一个如日中天、威震欧洲的罗马帝国为之颤抖。离不开他过人的胆识,对战机的敏锐的把握,但是最为重要的还是面对逆境之时,永远都能保持微笑、自信,并且持之以恒,这才是他身上最弥足珍贵的品质,千年之后,依然激励着无数奋斗中的人们。

第二次布匿战争,迦太基自始至终都是处于绝对劣势的一方,但是汉尼拔却改变了这一切,将士们从来没有在汉尼拔的脸上看到过惊恐与茫然,他总是保持着乐观的心态,对一切都抱着必胜的心态。

正是他的乐观豁达,他提出了一个伟大的战略构想:翻越阿尔卑斯山,兵锋直至意大利。因为当时迦太基的海上军事实力远不及罗马帝国,要想取胜,只能另辟蹊径。而汉尼拔则是想到了翻越阿尔卑斯山,这样不仅速度够快,还能来个出奇制胜。

但是面对威猛雄壮的阿尔卑斯山,在当时的环境之下,内心没有足够的信念支持,可能还没有到达罗马城下,就已经死在半路了。

但是汉尼拔没有退缩,他发表了慷慨激昂的阵前演说,眼中闪烁着不屈的耀眼光芒。而且汉尼拔为了战士在远征之后,会有思乡之情,他特地给士兵们放了一个长假,让他们回去好好的与家人团聚一下,并且给了每人都非常优渥的补贴。

汉尼拔不仅有着卓越的军事能力,情商也是非常的高,非常关心爱护自己的士兵。这也是为什么士兵们都愿意跟着他出生入死的原因所在,因为和那些蛮横无理的将领比起来,汉尼拔真的是完美无缺的天生领袖。

公元前218年率领一支9万人的军队,挑战那万里天堑。时值冬季寒冷多雪,行进之路更是愈发艰难,每天只能前进几里地。

但是汉尼拔挺身而出,用实际行动不断地激励着士兵。汉尼拔之所以能够有这样的坚韧,是因为他从小就养成了与逆境斗争的习惯。

十几岁的时候,他就已经参加了军队中的昼夜急行军的训练,一连好几天都没有补给。从小就已经养成了坚韧不拔的品行。

所以现在他当上统帅之后,没有选择躲在温暖的指挥室里面。而是和士兵们同甘共苦,与士兵一同吃住, 在雪地中裹一条毯子就可以过夜。在意大利北部通过一处沼泽时,还被里面的瘴气熏瞎了一只眼睛。

但是这一切在他看来,都不过如此,他始终保持微笑,保持着自信。人们往往不缺乏智慧与创意,缺少的是在逆境中依然能够保持这份自信。这是罗马帝国那帮养尊处优的将领所不具备的。

顺利翻越阿尔卑斯山之后,原先9万的大部队,最终只剩下2万余人成功进入意大利领土。此时的汉尼拔军队可谓身心俱疲,面对数倍于自己的敌人。虽然突然的出现令罗马帝国感到惊愕,但是远道而来的汉尼拔在数量上还是处于绝对劣势。

然而汉尼拔还是微微一笑,身心上的疲惫,并不影响他泰然自若的心态。相反他再次显示出他那强大的逆境领导力。汉尼拔利用地形,冷静指挥部队撤退到塔古斯河对岸。在罗马人渡河之时,趁机发动袭击,将敌人斩于水中。

汉尼拔并没有洋洋自得,而是再次派遣骑兵冲入河流的浅滩,将准备登陆的敌军再次歼灭。整个过程仅仅持续了十几分钟。河对岸还有数10万的罗马军团吓得目瞪口呆,都还没有反应过来。不过汉尼拔可不给你机会,当你还在错愕之时,汉尼拔再次发动了猛攻。结果明明具有数量优势的罗马军团开始四处逃散,那场面可真是有趣极了。

汉尼拔的这个决策并非临时起义,而是经过大脑快速运转,准确分析后得出的决策。汉尼拔观察到:虽然敌军的数量远在自己之上,但是他们是由多个部落组成的联盟军,几个将领之间谁也不服谁,各自为政。因此他们缺乏统一的领导与组织。所以只要抓住他们的这个漏洞,迅速出击,给予其致命一击。便可以将其顺利瓦解。

事实也确实证明了汉尼拔的观察,罗马军团在渡河时混乱无章,而汉尼拔则是果断地抓住这一点,迅速出击,将其歼灭。

在绝对的逆境之中,汉尼拔再次从容应对,化险为夷。

逆境是一口警钟,它叩醒了迷茫者;逆境也是一块试金石,它淘汰了弱者;逆境更是一所学堂,它教会了我们如何成长。具有远见卓识的领导者面对逆境时不会沮丧, 而是报以从容自信的微笑,它就像是黑夜的点点烛光,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优秀的品质,纵使千年之后依旧生生不息。仅此送给每一位热爱生活的人,命运会眷顾每一位爱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