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听说过“天上不会掉馅饼”,但你听说过“海里能捞金砖”吗?2016年,土耳其莱亚尔集团只花了210万英镑(约合当时1800万人民币),就从英国手里买下了一艘退役的航母——“卓越号”。
而更让人震惊的是,他们通过拆解这艘庞然大物,最终竟然净赚了超过9000万人民币!这究竟是一笔怎样的神奇买卖?

英国“卓越号”航空母舰。曾是皇家海军的骄傲,满载排水量超过2万吨,服役期间参与了包括马岛战争在内的多次军事行动。然而,随着英国国防预算的削减和新型航母的入列,这艘老将终于在2014年退役。
退役航母的处理是个世界性难题。留在手里,每年需要耗费巨资进行维护;当废铁卖,又感觉颜面无光。最终,英国国防部以210万英镑的“白菜价”,将其卖给了土耳其莱亚尔集团。
这个价格,在当时甚至不够在一线城市买一套顶级豪宅。看上去,英国简直是做了一笔“赔本买卖”。

那么,土耳其公司是如何点石成金,把这堆“钢铁废墟”变成利润丰厚的宝藏的呢?答案就在于专业的拆解与精准的资源回收。
“卓越号”航母本质上是一座用特种钢材建造的移动城市。拆解后,高质量的船体钢是紧俏货,可以直接作为冶金原料回炉,用于铸造新的钢材。仅此一项,就是一笔巨额收入。光是电缆就有112吨,卖了390万英镑。

航母的“内脏”比船体更值钱。其动力系统、电子设备和管线中包含了大量的铜、铝、铅、黄铜,甚至还有贵重的稀有金属。这些有色金属的市场价格远高于普通废钢,是利润的大头。比如有色金属拆出来611吨,卖了160万英镑。
船上部分未老化的设备,比如发电机、螺旋桨,乃至一些生活设施,可以作为二手备件流入市场,卖给需要的船东或收藏家,这又是一笔额外的收入。
通过精细化的分类拆解,莱亚尔集团将这座2万吨的“钢铁城堡”彻底分解,把每一类材料都卖到了相应的市场上,实现了价值的最大化。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也觉得这是个稳赚不赔的买卖?且慢,这行当的水,可比你想象的要深得多。
拆解航母不是简单的抡大锤。它需要专业的切割技术、大型起重设备和严密的环保措施。一旦操作不当,发生爆炸或污染,赚的钱可能还不够赔的。
这笔生意的利润与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尤其是废钢和有色金属的价格紧密挂钩。如果购入后遇上市场价格暴跌,很可能血本无归。
航母内部大量的石棉、铅涂料、放射性物质等有害材料,其无害化处理的成本极高,会极大地侵蚀利润。

土耳其莱亚尔集团的成功,在于他们抓住了当时废钢价格处于高位的市场时机,并且自身就拥有成熟的拆船厂和销售渠道,才能将这桩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这笔交易也让我们看到,在军事装备的生命周期尽头,依然存在着一个庞大而现实的商业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