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知乎上发现了一条有趣的提问——中国如何名正言顺的收回外蒙。虽然,外蒙古实质脱离中国已逾百年,名义上脱离中国也已近80年。可是,在很多很多中国人的心目中,以蒙古国为主体的外蒙古,仍旧是序列仅次于台湾的当归之地。
家国情感。同样也是知乎上,还有这样一个问题——外蒙的独立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这个问题,其实如果默认主语为外蒙的话,尚且还有值得讨论的空间。如果这个问题的主语默认中国,那答案有且只有一个——百弊而无一利。即便是寸草不生的荒漠之地,只要在国家版图内,也没有一寸能够被随意抛弃,更何况,外蒙古还是物产丰饶的上百万平方公里广袤土地。有了外蒙古,中国版图就是足够雄震东方的秋海棠。
军事重地。左宗棠在1877年呈奏清廷的《遵旨统筹全局折》中,论述了新疆至内外蒙古的地缘价值,“是故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西北臂指相连,形势完整,自无隙可乘。若新疆不固,则蒙部不安,匪特陕、甘、山西各边时虞侵轶,防不胜防,即直北关山,亦无晏眠之日。”只是,左宗棠拼力保下了新疆,却没料到外蒙古会丢。左宗棠预料的也确实没错,在中苏关系紧张时,苏联方面陈兵蒙古,给中国的国防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经济高地。如今,外蒙不再出处于中国版图,但蒙古国全境依旧呈现在中国地图上,每个认识中国地图的国人,想必都曾遗憾,中国版图被从中间生生扣下那么一大片土地。暂且不论外蒙的物产,但凡蒙古国留在中国版图,我国的东北和西北两地,就能通过一条横跨外蒙的铁路沟通彼此,往来两地的飞机航班也无需绕行,中国的交通格局将焕然一新。
环境问题。中国北方的环境问题,最近几年整体上都大为改善,只是有一点除外——沙尘暴又开始卷土重来。中国的植树造林能控住中国土地上的沙化进程,但是没办法管控蒙古国方面的土地沙漠化问题。蒙古国的区区几百万人口,区区200多亿美元GDP,对于156万多平方公里土地的治理保护来说,显然是杯水车薪、不切实际。中国北方环境治理大业,现在只差外蒙古这块缺失的拼图。
外蒙古独立成国后,依旧被国人心心念念的最主要原因是,外蒙是清朝灭亡后中国遭恶邻威逼而分离的大片领土。自清朝末年起,中国陷入长期积贫积弱、内外交困的不利局面。我们的北方邻国发挥趁火打劫的祖传手艺,心怀鬼胎地打起了外蒙独立的心思。沙俄时期开始密谋,沙俄倒台后为苏联前仆后继,直至外蒙独立这件事瓜熟蒂落。在这个过程里,面对苏联方面的蛮横威胁,中国在阻止外蒙独立上有心无力,只能打碎门牙往肚子里咽。心心念念但被迫失去的东西,自然会成为心中的朱砂痣。要知道,孙中山在推翻清政府时,提出的革命口号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清政府倒台民国建立后,为了保全国土,孙中山又提出了五族共和的口号。即便如此,到底没有防住侵略成性的俄国这个变量。
外蒙的几百万人口,坐拥上百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这件事本就有些天方夜谭。外蒙独立的最大助力来自于俄国,外蒙回归的最大阻力也同样来自于俄国。蒙古国独立与否,本质上取决于中俄实力的此消彼长。随着俄国的实力不断衰退,蒙古国取消独立回归中国的可能性也不再渺茫。以前有句话,实力强的时候,不是你的东西也可以是你的;实力弱的时候,你的东西也可以不是你的。这个世界,到底还是看实力的世界。期待中国版图,再复秋海棠。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