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台积电功臣”离开前最后一刻,把台积电绝密打包送去美国?

文|顾善闻 媒体人“台积电功臣”赴美前的最后一刻,竟然绕过了重重防护,把台积电核心绝密打包送往美国?近日,“中时新闻网”

文|顾善闻 媒体人

“台积电功臣”赴美前的最后一刻,竟然绕过了重重防护,把台积电核心绝密打包送往美国?

近日,“中时新闻网”等台媒爆料,已跳槽至英特尔并担任研发副总的原台积电“功勋之臣”罗唯仁,早在7月从这家全球最大的先进芯片代工基地离职时,可能利用了职务身份之便,在要求相关团队向他作多场技术汇报的同时,顺手带走了包括2纳米、A14、A16等台积电最先进制程技术在内的,20多箱机密复制文本和手写资料。

今年75岁的罗唯仁,拥有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固态物理与表面化学博士学位。

这位美国籍的技术精英,起初就在英特尔任职,一干就是18年。他亲身参与了英特尔首座集研发和制造功能为一体的8英寸晶圆厂的打造。著名的英特尔486处理器能顺利投入量产,罗唯仁功不可没。

2004年,罗唯仁入职台积电(TSMC)。罗唯仁的加入,尤其是他提出“夜鹰计划”并率领研发团队突破了具有标志性意义的10纳米制程大关,帮助台积电从美韩的激烈竞争中异军突起并从根本上重塑了全球集成电路的权力版图。

作为当时的企业策略发展资深副总经理,罗唯仁深受台积电掌门人张仲谋的信任。他领导的技术团队先后斩获了1500多项专利,为台积电崛起为世界头号先进制程芯片生产商立下汗马功劳。

如今,资深功臣疑似带着核心技术重返老东家,岛内因此一片哗然。

台岛内舆论认为,在中美竞争日益加剧和特朗普政府的高位压迫下,民进党当局和台积电,可能已事实上默许把后者的核心技术转移给美国同行。或者说,罗唯仁和台积电只是“奉(民进党)旨卖台”。

比如中国国民党籍的民意代表马文君,就在岛内一档非常受欢迎的谈话类节目中痛斥民进党当局“双标”。马文君表示,民进党当局只敢骂中国大陆,而面对美国和日本公然转移、窃取台积电并掏空台湾产业链之举,却转而装聋作哑。她强烈呼吁赖清德和民进党当局要给岛内民众一个交代。

马文君透露,除了美国对台积电垂涎三尺,日本也对后者产生了觊觎之心。今年9月,台积电就发生了有关日本的工程师窃密事件,不过赖清德当局至今都不敢查。

面对岛内舆论的强烈质疑,身兼台积电董事的所谓“国发会”主委叶俊显,不得不出来“辟谣”,说罗唯仁从台积电退休的一年多前,就已被调离核心岗位,接触不到核心机密。

至于罗唯仁是否真的带走了机密资料的复印件,叶俊显说这得交给相关机构和台积电去调查。“国发会”掌握的基金拥有台积电6%的股份,是后者最大的单一股东。

稍早之前,台当局经济部门负责人龚明鑫在安抚舆论时,也称台湾半导体产业有40多年的积淀,其优势不会因为个别人拿走相关资料就立马遭到削弱。

总之,以龚明鑫和叶俊显为代表的台当局,目前仍故作镇静,依然认为“问题不大,优势在我”。

只要稍微了解那段历史的人,就会非常清楚:台湾半导体、特别是在先进制程(7纳米即以下)芯片领域的全球主导地位,实际上只是镜花水月的现代神话。因为如果没有当年美国的“恩赐”,只凭台湾自己,根本连先进半导体的边都摸不到。

冷战后期,面对日本在汽车、家电以及存储芯片等领域咄咄逼人的攻势,难有招架之力的美国,于是选择通过扶持韩国和中国台湾来牵制日本。正因为这层关系,韩国和中国台湾才能源源不断地获得美国的半导体技术,从而逐渐打造出更胜日本、甚至是超过美国一筹的芯片代工业。

然而,台湾当局一直引以为豪的半导体产业,本质上却是畸形的殖民地式经济。长期以来,在美国主导的全球半导体产业分工中,美国独占利润最为丰厚的芯片研发高地,中国台湾则被牢牢地限制在代工层面,干的是“低端活”,挣的是辛苦钱。

同时,即便如今台积电已执全球先进制程芯片生产之牛耳,然而这家企业的关键生产设备几乎全部依赖进口,尤其是来自美国应用材料、泛林和科磊这三家巨头的产品。

台积电用于生产7纳米及其以下高精尖制程芯片最为仰仗的设备EUV光刻机,则来自荷兰的ASML公司。在原材料方面,日本企业向台积电提供后者需要的所有光刻胶。

也就是说,台积电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是利用训练有素的本土工程师,在现有的进口设备上,不断钻研和开发出更高的制程并确保其能够大批量稳定生产。

其实自1949年以后,在美国的全球战略中,台湾岛的所谓“价值”,主要还是集中在纯粹的地缘政治层面,是华盛顿用于围堵中国大陆的岛链前哨。

然而,随着2010年代人类逐渐迈入智能手机时代,情况开始发生变化。2018年,台积电在7纳米这个制高点的争夺战中,击败了三星电子和英特尔,成为全球先进制程芯片的主导玩家。而2018年,又是中美贸易战和科技战全面爆发的年份。

所以2018年之后的台湾,对美国来说又多了一层“价值”:除了传统的围堵中国大陆的炮灰,还“升级”为了美国帮助本国高科技企业攫取先进制程芯片并遏制中国大陆半导体崛起的“盟友”。

换言之,通过限制台湾地区向大陆出口先进制程芯片,美国已把民进党当局控制下的台湾岛,改造成了对华发动科技战的最重要工具。

台湾在全球半导体权力版图中一跃而起的突出地位,令“台独”势力亢奋不已。后者开始相信,即便是出于保护台积电和维护美国全球半导体霸权的目的,华盛顿也会在“武统”发生时出兵干涉中国的统一大业。因此,台积电又被这群人当成了“保护伞”。

另一方面,“台独”从此沉醉于台积电编织的“制程焦虑”(以芯片制程的高低来衡量半导体实力的强弱)的迷梦中并拒绝苏醒。以至于岛内一些有头有脸的所谓专家,一度坚信解放军的先进武器“不过如此”,其依据居然是大陆企业无法生产7纳米以下制程的先进芯片。

实际上,衡量军用芯片最重要的指标是可靠性,而非制程。比如美军F-22A战机上的芯片,只相当于上世纪古董级的英特尔586水平。但即便如此,也没有人会因此质疑F-22A的出色作战性能,因为根本用不上太高的算力,够用就行。

到2023年,全球能生产7纳米或7纳米以下制程先进芯片的代工厂,只有中国台湾的台积电、韩国的三星电子以及中国大陆那家众所周知的企业。别说当年,美国的英特尔,至今都卡在10纳米制程上而无法更进一步。

英特尔的不争气,迫使2020年代中美AI“世纪竞赛”开启后,对美国科技霸权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英伟达,不得不依赖台积电代工先进芯片。以至于华盛顿有人甚至认为,只要解放军打过台湾海峡,美国的AI霸权就将灰飞烟灭。

在巨大的对华战略焦虑下,帮助英特尔掠夺台积电独一无二的代工技能——至少将其迁往美国变成“美”积电,就逐渐成了前拜登政府、目前的特朗普政权以及美国两党精英间极为罕见的共识之一。

当年拜登政府的不少高官,一直热衷于在各种场合嚷嚷着美国先进芯片不能依赖台湾地区。在拜登政府不容商量的压力下,台积电开始走上了赴美建厂的不归路。

“美国甚至是全球经济的最大风险,便是严重依赖台湾地区生产的先进芯片”。这一令美国精英集团彻夜难眠的焦虑,在特朗普重返白宫前后达到了高潮。特朗普公开指责台湾“偷了美国芯片生意”,并尝试着通过对台课以重税“夺回”芯片产能。

在特朗普关税大棒的威胁下,赖清德当局不但不敢有一丝一毫的哪怕是口头反击,甚至还公开表示要加大赴美投资的力度。于是在外有拜登、特朗普威逼利诱,内有蔡英文、赖清德无底线屈从的双向夹击下,台积电变成“美”积电的进程愈发加速了。

迄今,台积电赴美投资额已累积至1650亿美元,几乎构成了有记录以来美国招引的最大一笔外资。华盛顿朝思暮想的是,在“美”积电的产能和技术外溢下,到2032年左右,美国本土在10纳米以下制程的芯片产能,可以从无到有并飙升至全球总产能的28%。目前,英特尔美国工厂的这一比例,竟然还是0%。

缺乏合格的工程师队伍,根深蒂固的职场文化缺陷,以及若隐若现的工会势力,美国的芯片雄心正在或即将遭遇各种有形和无形的成本冲击,从而令实现上述目标变得困难重重。不过这并不重要,因为华盛顿已决心在想象中的中国大陆“动手”前,抢先掏空台积电。

在岛内,民进党已决心在“倚美谋独”的绝路上一直走到黑。“台独”政客非但不可能阻止台积电被掏空,反而会幻想通过出卖台积电以博得华盛顿的“好感”,从而在有朝一日走向最终毁灭之际,能为自己申请到来自美国的政治庇护。

不仅是政治层面,就论经济和产业形态本身,除了台积电,整个台湾企业集群,其实都是冷战时代美国扶持起来的。彼时美国为了稳住蒋介石父子,单方面对弱小的台湾经济开放了本国庞大的消费市场,帮助台湾地区崛起为“亚洲四小龙”。

在当时的华盛顿主政者看来,如果美国不在经济上作出单方面“牺牲”,而任凭国民党统治下的台湾岛就这么一直清汤寡水下去,那个风雨飘摇、不得人心的政权不崩溃才怪。要是置身第一岛链中枢的两蒋当局瘫痪,届时谁来帮美国抵御中国大陆呢?

因此,早在大陆改革开放前,台湾地区的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便催生出了一大批依赖美国消费市场和技术转移为生的台企。有统计显示,单单是在过去10年里,台湾地区名下的企业,前前后后就向美国的跨国资本缴纳了近50亿美元的知识产权费用。其对美国经济和技术的深度依附,如是可见一斑。

这也是台湾地区、或者说是日本、韩国等美国附庸的可悲之处。既然美国当年能通过“恩赐”助其实现经济腾飞,那么当下再也不堪重负的美国,同样有足够多的说辞再将其创造的经济成果一并“回收”。

真是蓦然回首,白忙活一场,只留下一地鸡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