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写在《重阳节有感》

古历的九月九日,是重阳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写在《重阳节有感》此时此刻,让我不由得想起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

古历的九月九日,是重阳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写在《重阳节有感》

此时此刻,让我不由得想起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意思是,一个独自漂泊在他乡作异客,每逢节日加倍思念亲人,写出了游子思乡怀亲的浓浓琛情。

时值九月,节至重阳。金风送爽,黄篱雏菊;玉露凝霜。值此尊老敬贤、登高望远之佳日,吾虽已逾古稀,然而对笔墨之痴、对岁月之敬,未减分毫。今以素纸为媒,蘸秋光作墨,书一段心曲,寄一份情思,望书画同仁教正,与诸位师友共话重阳。

回首半生,先从政后文墨,到华发老者伏案写作,时时报道早已融入骨血。而重阳之韵,难以尽述,它是王维笔下“遥知兄弟登高处”的乡愁,是苏轼诗中“万事到头都是梦”的旷达,更是人间烟火里“遍插茱萸少一人”的温情。

据重阳节历史渊源记载,重阳节源自天象崇拜,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它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它源自天象崇拜,蕴含着对老人长寿和对祖先的敬仰情感,也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在这金秋的丰收时节,万朵金菊盛开之时,重阳节的到来,让人不由得感慨万端。

九九重阳,九九归根,父母为根,儿女为叶,树高千尺,不能忘根。愿天下老人健康久久,幸福久久,快乐久久,重阳节安康如意~....

回首人生岁月,真是人生易老天难老,不知不觉间,岁月慢慢爬上了脸颊,青丝渐渐变成了白发。猛然惊觉自己好像未曾真正年轻过,转眼间便是暮年。回忆逝去的岁月,总觉得自己没有在光阴的巷口停留过,或许停留也是匆匆而过,也许有过青春时光,也许有过少年狂,也许有过命运的起落,这一切并非会全部遗忘,而是慢慢地放下了。诚然,生命走的再远也要回到原点,往事是用来回忆的,今天是用来珍惜的,明天是用来期许的。时光磨练人的心性,人到中年、老年方觉时光在飞逝,老年与岁月已经隔着几度山水?现在终于明白,淡然才是生命的最终归宿。一花一世界,一笑一尘缘,所有的沉浮将在时间面前释怀。既然没有真正年轻过,那就认真地老去,快乐地老去,健康地老去,阳光依然温暖,将有生之年每一分每一秒,都活得摇曳生姿。

岁月悠悠,重阳又至,祝福姑父姑姑健康如意。愿您长命百岁,福寿安康,生活美满,幸福久长!

岁月匆匆,又至重阳。愿亲人们的生活如这金秋般绚烂多彩,如那菊花般傲然挺立。祝您重阳快乐,幸福安康!

最后赋诗一首:

《重阳节有感》

久久欢欣庆晚年,金菊吉日艳阳天。

花甲康健童颜老,儿女贤良白发安。

注重礼教少狂言,育德忠孝两双全。

家兴百业圆国梦,福千秋世代传。

(张耀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