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0月的资本市场,广州遇见小面的上市节奏骤然提速——13日获证监会境外上市备案,15日火速更新港股招股书,距港交所仅一步之遥。这家从珠江新城街边小店起步的品牌,如今已坐拥451家门店,即将突破500家规模,更以“中国第一大川渝风味面馆经营者”的身份剑指“中式面馆第一股”。然而,在营收三年翻近2倍、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激增131.56%的亮眼数据背后,招股书却撕开了三重隐忧:连续四年主动降价换量却换不来翻座率回升,流动资产净值常年为负且负债率高企,更被2028年3月前必须上市的对赌协议步步紧逼。这场资本竞速赛,早已埋下关乎生存的考题。
客单价三连降,同店增长遇挫在中式面馆行业“高端领跑、中端深耕”的三极分化格局中,遇见小面选择以降价切入客单价25-40元的中端市场。数据显示,其直营餐厅客单价从2022年的36.2元持续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31.8元,特许经营餐厅从36元跌至30.9元,累计降幅分别达12.15%和14.17%。降价确实拉动了订单量暴增,2024年总订单数达4209.4万单,较2022年的1416万单增长近2倍,但核心运营指标却亮起红灯:翻座率从2023年的3.8次逐年下滑至2025年上半年的3.4次,远低于行业头部品牌3.8-4.2次的平均水平。
更值得警惕的是,降价未能转化为可持续增长。2024年同店销售额同比下滑4.2%,单店日均销售额从1.39万元跌至1.24万元。即便公司拥有超2210万会员,且2024年储值会员复购率达44.5%(显著高于行业平均),但低价策略稀释了单客价值,导致“高复购、低客单”的尴尬循环。这与行业趋势形成鲜明反差——2025年人均面食消费金额已达286元,核心消费群体更愿为“品质+效率”支付溢价,单纯价格战已难以为继。
截至2025年上半年,遇见小面451家门店中直营占比超九成,贡献了近90%的营收。直营模式虽能保障品控,但高昂的租金、人工成本显著拖累利润——2022年直营餐厅经营利润率曾低至-6.9%,即便2025年上半年提升至15.1%,仍需持续依赖规模效应摊薄成本。
区域布局的失衡进一步加剧了风险。作为发源于广州的品牌,其超半数门店集中于广东省,一线及新一线城市占比高达八成。但数据显示,这些核心区域的经营利润率反而低于二线及以下城市——2024年一线及新一线城市单店利润率比下沉市场低3.2个百分点。这与行业“下沉市场增速达25%”的趋势相悖,过度依赖珠三角等成熟市场,使其在消费疲软期缺乏增长缓冲带。
流动性危机与高负债承压财务数据揭示了更严峻的现实:2022-2024年,遇见小面流动资产净值连续三年为负,且缺口逐年扩大,从-1.49亿元增至-2.42亿元,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恶化至-2.55亿元。截至2024年末,公司现金储备仅4219万元,而流动负债高达4.9亿元,流动比率仅0.5,远低于餐饮行业1.5的健康线标准。
公司将流动性紧张归咎于“直营门店扩张占用资金”及“租赁负债列作流动负债”,但贸易应收款的持续攀升更显被动——2025年上半年已达1.03亿元,较2022年增长68%,资金回笼缓慢进一步挤压了周转空间。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模式,在行业平均流动比率1.2的背景下,显得尤为脆弱。
与流动性危机形成刺眼对比的是高额负债与反常分红。2022-2024年,公司资产负债率始终维持在90%左右的高位,2024年末达89.86%,远超餐饮行业40%-60%的安全区间。即便2025年上半年实现5217.5万元净利润,看似盈利改善,但深究原因不难发现,主要依赖香港市场高利润率门店(贡献21.3%增长)、租金成本控制及总部费用摊薄,核心盈利能力尚未稳固。
更令人费解的是,在现金流极度紧张的情况下,公司2023年至2025年3月累计分红超3400万元,相当于2024年净利润的56%。这种“盈利即分红”的操作,与行业“优先补充现金流”的惯例背道而驰,不仅削弱了抗风险能力,更让投资者对其财务真实性产生质疑——毕竟其净利润增长并未同步转化为现金储备的提升。
资本退出压力陡增早期融资埋下的对赌协议,正成为悬在遇见小面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招股书披露,公司与投资方约定:若2028年3月前未完成“合格上市”(需满足市值、流通股比例等多重条件),投资方有权要求公司按“原始投资+10%单利”回购股份。以2021年融资峰值计算,若触发回购,公司需支付的金额可能超15亿元,这对于现金储备仅数千万元的企业而言,几乎意味着破产风险。
资本的退出意愿已愈发强烈。2025年8月,早期投资方百福控股以4800万元减持1.71%股权,将公司估值锁定在28亿元,较2021年融资时的30亿元峰值缩水6.7%。此次减持距其2021年首次套现仅四年,且减持价格较发行价折价5%,折射出资本对上市前景的谨慎,更给遇见小面施加了“必须尽快上市”的压力。
遇见小面的资本阵营近年集体承压,进一步拖累了上市估值预期。第一大股东百福控股连续7年累计亏损14.64亿元,2024年净亏扩大至2.42亿元,亟需通过项目退出回血;另一投资方九毛九2024年净利润锐减87.7%,碧桂园则深陷债务危机,自顾不暇。这些投资方的困境,使其难以在上市进程中提供资源支持,反而可能因自身压力进一步减持,冲击股价稳定性。
更不利的是行业格局的制约。中式面馆市场高度分散,2024年前五大品牌仅占2.9%的市场份额,即便遇见小面位居川渝风味赛道第一,仍缺乏绝对竞争优势。叠加2025年餐饮行业估值回调,同类企业市盈率较2021年峰值下降40%,其上市后能否获得资本市场认可,仍是未知数。(资钛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