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的题材广泛,有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等等,运用水墨画人物画有种别样的艺术效果,蒋兆和的人物画就是在古代绘画技法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并且是中西合璧的兼容,使得他的作品更具有感染力。

蒋兆和出生于四川泸州,自幼跟随父亲学习书画,后来对泸州画像人用炭精粉描摹作画感兴趣,也开始效仿。有了这个技能后来到上海就能维持生活,逐渐进入了广告设计、服装设计等行列,奠定了扎实的绘画基础。



他在南京中央大学受聘期间遇到了徐悲鸿先生,在名师指导下,蒋兆和的绘画技法趋近成熟。当时正是日本侵华战争时期,他看到了众多的中国人遭受着苦难,流离失所,心中产生了创作的激情,蒋兆和前后收集素材、打腹稿最后孕育完成了《流民图》,作品在宽2米、长26米的长卷上,按真人比例出现百名伤亡苦难同胞,展示了日本侵略者铁蹄下尸骨横陈的人间惨象。



建国后,蒋兆和创作了大量的具有时代风貌的作品,还赴抗美援朝前线慰问团,为志愿军画像。他的作品在国内外参展,受到广泛的赞扬和好评。多数作品被博物馆、美术馆收藏。他不仅是一位画家还是一位美术教育家,培养出了众多的人才,并出版多部画集。于1986年去世,享年82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