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小舅的丧事刚办理完,痛定思痛下的婆婆,做了决定:
除了她每个月不到2000的退休工资她留下之外,她把她手里的钱赶在她清醒的时候,都给我和老公。
不能像老公小舅那样,稀里糊涂的,一直到去世也没把存款分配清,结果闹得儿女不和 亲戚朋友邻居看热闹。
老公小舅和前几年因乳腺癌去世的他老伴总共留下了45万块钱的银行存款。
因为生前没留下遗嘱,在他去世后关于这个钱的分配上,小舅家三个孩子开启了家庭大战。
小舅女儿觉得在小舅生命最后那两年 两个哥哥都不管,是她把小舅接回家了照顾。
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这钱最起码有她1/3。
但是小舅两个儿子说没有外嫁姑娘分娘家财产的道理。
再说她作为女儿又离小舅家近,照顾小舅本来也是天经地义的事儿。
用这种理由要钱,是属于脸大。
因为这个事儿,姐弟三人吵了好多次架,还打到一起。
中间婆婆作为唯一的亲姑,也难免牵涉其中。
最终这事在亲戚们的干预下,还是落幕了。
小舅两个儿子各获得18万,小舅女儿得9万。
处理完后,小舅女儿和娘家就断了关系。
婆家人全是重男轻女型的,在这个过程中,婆婆虽然有意想站在自己的侄女身边,但奈何传统观念的力量太过强大。
周围的亲戚朋友,都认为小舅的两个儿子多分一些才是正常的。
小舅女儿在这个过程中孤立无援,婆婆应该是感同身受了吧。
怕自己的女儿也吃亏。
所以才做了这个决定,但是她做这个决定的附加条件是让我们给大姑姐买社保。
她的想法对大姑姐来说是好事,对一向重感情也特别有责任感的老公来说,勉强也能接受。
可我坚决反对,主要原因是她所说的把她全部的钱给我们的那个钱,总共只有28500。
我吼老公“你们一家人都拿我当傻子吗?社保的钱一年得交1万多,我们现在自己的钱都没够,又怎么能帮大姑姐交。”
老公被我吼的惭愧的低下了头。
我真的很庆幸,多亏我拿婆婆的银行卡出去看了一下。
要不然就以老公那个孝顺劲儿,如果我不发现这个事儿,很有可能这个钱就得是老公拿我们辛苦赚来的积蓄给悄悄补上了。
婆婆知道我的态度后,连来了我家好几次,哭着说她女儿现在生活不容易,因为生了两个外孙女儿,在婆家不受待见。
她也快入土的人了,想着我们条件好,多担待一些,拉拉大姑姐。
这样以后她死了才能闭上眼。
听她说这些我是真生气,她就是故意设套给我们,让我们钻。
如果我不及时发现,这后果想想都可怕。
一直以来,她自己因为在原来她父母的家庭里不受重视,从小吃尽了被轻视的苦,她就格外希望她的女儿大姑姐多享些福。
所以在婆婆心里,是以大姑姐为重的。

这可就苦了我老公了,没和我结婚前,被婆婆定义为是大姑姐的护花使者,还有提款机,还有保姆等多种角色兼于一身。
老公也尽心尽力的完成这些角色该做的。
结果就把大姑姐养成了她不管有什么事儿,我老公这个她的弟弟,都必须给她顶着的习惯。
一直到我们结婚后都没有什么改变。
老公在婆婆反反复复的言语灌输里,也理所应当的认为,大姑姐的事儿就是他的事儿。
所以我这个作为他媳妇儿的女人,在婚后每当与婆家人相处的过程中因为大姑姐而起矛盾时,他都无一例外的和我对着干。
可这次,他妈属实是有些过份了。
看老公那表情,应该也是在得知婆婆卡里的余额之后,已经和婆婆有过一番争吵了。
但结局肯定又是败下来了。
自己的亲妈要为自己的亲姐谋保障,他这个当儿子同时又当弟弟的,手里也还有支配的钱,有原来为他姐付出的基础,最后只能是又按老路走,继续帮扶他姐。
但我发现了就不可能受着。
我说:你闭不闭上眼跟我没有关系,我没有吃你的,喝你的,也没有欠你!和你儿子结婚都是裸婚,你一没出彩礼,二没出房子,我们今天所有的一切都是我和你儿子一起奋斗来的,凭啥我要为你女儿的未来有保障买单?
她被我怼的哑口无言!
其实这些话我都想说很久了。
原来一直碍于老公的面子。
我说婆婆你受你家庭成长环境影响,觉得当女儿的很亏,千方百计的想为你女儿谋利益。
都是当妈的我能理解,但你不能牺牲我们的利益!
何况我和老公过的并不宽裕。
她脸红了,可却还是狡辩,没有班儿上的大姑姐和她两个外孙女儿在夫家并不受待见,我们作为家里的儿子,儿媳以后家里的主持事人,不能置之不理。
在我们能力范围之内,给大姑姐买个保障很正常。
听她这么说,我是真生气。
凭啥呀?
我和老公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我们两个日子过得很朴素的。
上班时候一日三餐都在单位食堂吃。
平时节假日也都是吃白菜,土豆,豆腐这类的便宜菜。
有客人来我家,最好的菜就是五花肉炒辣椒,小葱摊鸡蛋。
那社保一般要交20年,一年都要1万多,我自己的还没交完,怎么可能还替大姑姐交呢。
何况大姑姐和两个孩子的医保,我们已经帮她们交了多年了。
没想到婆婆竟然还这样贪得无厌。
最后的结局别说给大姑姐买社保了,就是今年大姑姐和两个孩子的医保,我也和老公下了最后通牒,今年绝对不给再买了。
不管老公同不同意,这是我的最终决定。
不同意就离婚,同意就好好过日子!
如果善良得不到尊重的话,最好的方法就是翻脸。
婆婆这次可谓是偷鸡不成,反丢一把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