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原来这位熟悉的演员早已逝世,3500万遗产留给妻儿,葬礼无人送终

在香港电影的黄金年代,成龙、李连杰、周润发这些名字家喻户晓,可还有一类演员,虽然不是主角,却总能让人记住,他们就是反派演

在香港电影的黄金年代,成龙、李连杰、周润发这些名字家喻户晓,可还有一类演员,虽然不是主角,却总能让人记住,他们就是反派演员。而说到反派,谁能忘了龙方呢?可谁知道,这位“银幕奸神”的人生,比他演的角色还要曲折离奇。他早已去世,留下3500万遗产给妻儿,可最后走的时候,却连个送终的人都没有。

70年代初,香港电影圈开始热闹起来,邵氏兄弟公司那时候是龙头老大,拍了无数武侠片和动作片。李健民通过朋友介绍,跑去邵氏当了个龙套演员。他没啥表演经验,就靠着一股子拼劲和不怕吃苦的精神,慢慢在片场混熟了。

到了70年代中期,李健民的机会来了。导演看中了他那张“坏人脸”——眉毛浓,眼神锐利,嘴角还有点下垂,特别适合演反派。于是,他开始接到一些有点戏份的角色,名字也改成了“龙方”,听着更有江湖气。

他在邵氏的一部武侠片里演了个小头目,虽然台词不多,但那股阴冷劲儿让人印象深刻。从那以后,他的事业算是有了起色,片约多了起来。他不是那种大红大紫的明星,但靠着反派角色,混了个脸熟。

80年代是香港电影的巅峰期,也是龙方事业的高光时刻。那时候,赌片、黑帮片、动作片满天飞,他成了导演们眼里的“反派专业户”。1989年的《赌神》里,他演了个心狠手辣的赌徒。

龙方自己也挺清楚自己的定位,他不是主角的料,也没想过转型,就老老实实把反派演到底。拍戏的时候,他不挑活儿,哪怕是危险的动作戏,也亲自上阵,敬业得很。

那时候的香港电影圈,竞争可不是一般的激烈。演员之间为了抢角色,经常暗地里较劲,但龙方性格低调,不爱掺和这些事儿。他拍完戏就回家,不怎么参加圈里的应酬,所以人缘不算特别好,但也没啥仇家。

赚钱方面,他也算得上勤奋,片酬虽然比不上大牌明星,但一部接一部地拍下来,积攒了不少家底。据后来估算,他那时候的身家已经有了几千万港币。

不过,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没持续多久。90年代中期以后,市场开始走下坡路。盗版泛滥,好莱坞大片挤占市场,本土电影产量直线下降。很多演员都受到冲击,龙方也不例外。他的戏份越来越少,角色也从有点分量的反派变成了跑龙套。

年纪大了,身手不如以前,导演们更愿意找年轻的新面孔。龙方慢慢淡出了观众视线,但生活上,他还算过得去。早些年攒下的钱,加上一些投资,让他日子不至于太拮据。

到了2000年以后,龙方的生活彻底低调下来。香港电影圈已经不复当年的辉煌,他也没啥心思再去拼了。偶尔有老朋友找他客串一下,他也会去捧个场,但大部分时间,他都待在家里,过着普通人的日子。

2007年,龙方查出得了肺癌,已经是晚期。医生说,可能是他年轻时拍戏太拼,身体透支,加上那时候香港空气污染严重,烟尘多,慢慢累积成了病。

治疗花了不少钱,但他家底厚,撑得住。老婆和孩子一直在身边照顾他,可他性格孤僻,不爱让人靠近,最后那段日子,他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几乎不跟人说话。

2008年11月,龙方去世了,享年56岁。他的死讯没掀起太大波澜,毕竟那时候香港电影圈已经没多少人关注他了。遗产方面,他留下了3500万港币,全都给了老婆和孩子。这笔钱不算少,在当时香港普通人家眼里,足够过上好日子了。

可让人意外的是,他的葬礼冷冷清清,几乎没人来送终。圈里的老朋友有的已经退休,有的忙着自己的事儿,压根没时间来悼念。观众早把他忘了,媒体也没怎么报道。

龙方这一生,说不上多成功,但也不算失败。他在银幕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记,那些经典反派角色,到现在还有人记得。可现实里,他走得太孤单了点。3500万遗产是留下了,可人走了,钱再多又有啥用呢?

回过头来看,龙方的事业跟香港电影的起伏绑在一起。他赶上了好时候,靠着一张脸和一股拼劲,成了反派里的熟面孔。可黄金时代一过,他就跟不上节奏了。

电影圈是个现实的地方,观众喜欢新鲜感,导演要票房,谁管你过去多努力?龙方没转型,也没想着给自己找别的出路,就这么被时代甩在了后面。

那是个热血沸腾的年代,拍戏的都是真刀真枪,演员拼的是命。可如今呢?老片子翻出来看,还是经典,但那股子味道再也找不回来了。

龙方走了,带着他的冷笑和狠劲,留下的只有几部老电影和一串数字。娱乐圈还是那个娱乐圈,可惜再也没有龙方这样的“奸神”了。

这几年,香港电影有点回暖的迹象,新导演、新演员层出不穷。但跟当年比,总觉得少了点啥。龙方那一代人,见证了电影从低谷到巅峰,又从巅峰到没落。他们用汗水和伤疤,换来了观众的掌声,可到头来,能留下来的不多。他走了,遗产给了家人,可他的名字,却没多少人提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