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沟沟里的路灯亮了,村民的钱袋鼓了,曾经沉寂的黄土高原乡村,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十月丰收时节,环县的黄土高原上呈现出一片繁忙景象。山村爱心超市里物品琳琅满目,村民通过参与乡村振兴积累积分兑换生活用品;曾经的荒山坡披上绿色新装,4000多棵油松茁壮成长。
玉门油田对口支援环县的三年来,累计投入帮扶资金和物资170.6万元,实施帮扶项目数十个,从产业培育到生态治理,从教育扶持到基础设施改善,为这片革命老区注入新的发展动力。

01 产业造血:从资金帮扶到长效发展
玉门油田对环县的帮扶不是简单的“输血”,而是注重培育当地的“造血”能力。2021年,玉门油田帮扶工作队入驻天子渠村后,立即深入全村160户农户开展调研,精准制定帮扶计划。
针对当地实际,工作队制定了肉羊养殖和柴胡种植三年帮扶计划,2021年投入帮扶资金12万元,2022年又投入10万元,对养羊户按每只基础母羊500元进行奖补,鼓励农户通过养殖致富。
同时,争取帮扶资金10万元,在全村推广种植柴胡,提高土地效益。
帮扶工作最显著的成果是投资建成了环县香溢食品有限公司,不仅实现了全乡多年来没有村办企业的夙愿,还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注入了新活力。
这家企业带动全乡小杂粮胡麻种植扩面提质,促进了农业转型升级和特色产业延链补链。
玉门油田公司党委书记表示:“公司将一如既往支持环县的乡村振兴事业,履行央企担当,投身乡村振兴大潮中,持续加大在产业就业、改善教育环境、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美丽乡村方面的投入。”
02 教育与生态:双轮驱动可持续未来
玉门油田的帮扶不仅关注经济发展,更重视教育提升和生态改善,为环县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双引擎。
2024年9月,玉门油田公司领导专程赴小南沟乡天子渠村开展“乡村振兴·金秋助学”活动,为93名在校学生发放助学金8.49万元。公司领导详细了解了驻村干部工作生活情况,询问驻村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生态建设方面,环县人民发扬“三北精神”,坚持不懈地进行生态治理。截至2023年,环县累计投入生态治理资金18.6亿元,以每年造林绿化15万亩、沙化治理10万亩的速度,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
曾经的环县“山是和尚头,地无三尺平;风吹黄土走,缺水如缺油”,而如今林木绿化率提高了10.5个百分点,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向“绿进沙退”的转变。
面对旱情,玉门油田也积极行动。2025年5月,面对持续高温天气导致的人畜饮水困难,县自然资源局协调爱心企业玉门油田等加入抗旱“接力赛”,在短时间内为多个村庄送去了大量生活用水,缓解了群众的燃眉之急。
03 能源转型:老油田的新使命
作为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玉门油田自身也在积极转型,从传统能源向综合能源供应商转变,为包括环县在内的地区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玉门油田历经80多年开发建设,面临资源枯竭的挑战。但油田积极调整发展方向,借助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矿权流转的政策支持,加大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在庆阳市环庆新区、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开辟了新战场。
近年来,玉门油田清洁电力装机规模达50万千瓦以上,年均对外供应新能源电力达10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21万吨标油。 2022年,玉门油田200兆瓦光伏并网发电示范项目建成投运,截至2022年9月初,已节约标煤7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7.10万吨。
玉门油田还积极探索氢能发展,建成了甘肃省首条中长距离输氢管道,成为油田在新能源业务上的又一次新探索。这种转型不仅为玉门油田自身发展开辟了新路径,也为环县这样的帮扶地区提供了更加多元的支持。
四年时间,玉门老市区工业总产值从108.67亿元跃升至192.78亿元,相当于四年再造一个百亿级产业新城。
而在环县,华能、华电、玉门油田等央企和中盛、伟赫等国家级、省级农牧业龙头企业先后来环投资兴业,2022年协议引资额达150亿元,到位资金50.66亿元,实现了“十连增”。
从“一油独大”到“群链起舞”,从传统能源依赖到新兴产业崛起,玉门油田不仅实现了自我转型,更带动了革命老区环县在新时代的发展浪潮中奋勇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