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王晓峰老师:《咸卦:梁山伯与祝英台情真意切》

国学易经文化传承师 —— 王晓峰老师讲到:在《易经》的广袤智慧世界里,咸卦蕴含着独特而深刻的情感寓意,而梁山伯与祝英台情

国学易经文化传承师 —— 王晓峰老师讲到:在《易经》的广袤智慧世界里,咸卦蕴含着独特而深刻的情感寓意,而梁山伯与祝英台情真意切的故事,恰是对咸卦精神的生动诠释。

咸卦是《易经》六十四卦中的一卦,其代号是 1:6,主卦为艮卦,卦象是山,阳数是 1;客卦是兑卦,卦象是泽,阳数是 6。咸有感应、交感之意,卦象下艮上兑,艮为少男,兑为少女。卦辞 “咸:亨。利贞。取女吉”,揭示了少男少女相交相感、心意相通故而亨通之理。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从咸卦的视角来看,充满了少男少女之间那种纯真自然的交感与感应。祝英台女扮男装求学,与梁山伯同窗共读,在相处过程中,二人虽未意识到彼此的性别差异,但情感却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滋生。这就如同咸卦中所描述的,主客双方在自然的状态下相互感应,没有刻意的做作,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而然。

起初,他们的情感如同咸卦初爻 “咸其拇” 所描述的那样,感应发生在脚的大拇趾上,处于一种较为初级、肤浅的阶段。就像梁山伯与祝英台最初的相处,只是同学间的普通情谊,一起学习、一起玩耍,这种情感的交流还只是停留在表面,是一种最基本的人际交往层面的感应。

随着时间的推移,二人的情感逐渐加深,如同咸卦中感应的逐步深入。梁山伯与祝英台在长期的相处中,对彼此的了解越来越多,开始有了更深层次的情感交流,这类似于 “咸其腓”“咸其股” 所代表的阶段,情感从最初的表面感应,发展到了更深入的内心层面。他们开始关心彼此的喜怒哀乐,在对方遇到困难时给予帮助和支持,这种情感的互动已经超越了普通同学的范畴,有了一种特殊的默契和依赖。

而当祝英台归家,梁山伯十八里相送,此时他们的情感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如同咸卦中 “九四:贞吉,悔亡;憧憧往来,朋从尔思” 所描绘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在分别之际,心中都有着不舍和牵挂,情感在彼此之间来回传递,摇曳不定。祝英台通过各种暗示,希望梁山伯能明白自己的女儿身和对他的深情,而梁山伯虽然懵懂,但也能感受到祝英台对自己的特殊情谊,只是还未完全理解其中的深意。这种情感的交织和互动,正体现了咸卦中所强调的主客双方情感的相互感应和交融。

后来,梁山伯得知祝英台是女子,二人的情感达到了顶点,如同咸卦中感应到了最敏感的部位。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他们面临着家庭、社会等诸多阻碍,就像九五爻 “咸其脢,无悔”,虽感应到了后背,离心脏很近,情感深厚,但却迫于外界的压力,不能顺利地在一起。但他们对彼此的情感始终坚定,没有丝毫的后悔和动摇。

最终,梁山伯与祝英台为了爱情,先后殉情,化蝶双飞。他们的爱情虽然以悲剧告终,但却成为了千古传颂的佳话,这种对爱情的执着和坚守,正是咸卦所倡导的 “利贞” 精神的体现。他们在面对重重困难和阻碍时,始终坚守着对彼此的情感,不离不弃,用生命诠释了爱情的真谛,就像咸卦中所说的,只有坚守正道,才能在情感的道路上走得坚定,即使面对死亡,也毫不畏惧。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完美地展现了咸卦中少男少女之间情真意切的情感感应过程。从最初的相识相知,到后来的相爱相惜,他们的情感如同咸卦的卦象和爻辞所描述的那样,逐步深入,层层递进。他们的爱情故事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感应是一种非常奇妙而又强大的力量,它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甚至超越生死。就像咸卦在《易经》中所揭示的道理一样,情感的交流和感应是自然而真实的,当我们用心去感受、去付出时,就能收获一份真挚而深厚的情感。这种情感不仅能给我们的人生带来温暖和力量,更能成为我们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如同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历经千年而不衰,始终闪耀着动人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