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2017年,广州一男子发明了一款激光炮,可以取代人工清除高空垃圾

2017年,广东一男子发明了一款激光炮,这款激光炮不仅威力惊人,而且命中率极高,一旦运用于实战,还将取代传统的人工作业模

2017年,广东一男子发明了一款激光炮,这款激光炮不仅威力惊人,而且命中率极高,一旦运用于实战,还将取代传统的人工作业模式,那么他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呢?

在高压线上经常会出现一些布条、塑料袋、风筝等飘挂物,这些飘挂物一旦遇到雨天,很容易引发线路短路故障,严重的还会导致大面积的停电事故。

传统的清理方法是由人爬到塔上亲自摘除,这个过程不仅耗时耗力,而且高空作业的危险系数极高,如何方便高效地清除飘挂物成了一个大难题。

蔡晓峰是一位来自广东东莞的发明爱好者,在长期与电打交道过程中,老蔡很早就有了一个想法,那就是发明一款激光武器,通过激光切割的方式将高压线上的障碍物进行清除。

有了这个想法后,老蔡开始和自己的团队研究起来,由于从未接触过激光方面的知识,老蔡在这方面没少下苦功夫,好在经过半年多的努力,第一代激光炮还是被他们给造出来了。

激光炮由气体激光发射器和水冷系统组成,当需要发射激光时,通过给激光发射器输入电流,放电管中的混合气体分子,会在电子的撞击下发生相互碰撞,再通过能量传递,气体分子从低能级越级到高能级上,从而形成离子束,反转发射激光,最后通过管子中间的小孔将大束的激光,集中形成一束高能量的激光,当激光照射在高压线上的飘挂物时,激光的高温就能够将飘挂物清除了。

为了测试激光炮的性能,老蔡决定拿着激光炮到户外进行实验,首先要测试的就是激光炮的命中率,工作人员在激光炮的15米处放置了一个靶子,靶子上清晰地标有1到10环,如果激光炮能命中靶心,那么命中率这块就不是问题了。

按照老蔡的设想,激光和子弹不同,不需要考虑周围风力和重力的影响,运转方向完全是直线,所以可以说是指哪打哪。

很快,调试工作就完成了,激光炮启动后刚好打在了靶子的最外环上,小试牛刀初见成效,老蔡顿时来了信心,工作人员稍作调试再次瞄准,这一次直接命中了10环,看来命中率还是不错的。

接下来,就要开始测试激光炮的清障能力了,还是同样的距离,但这一次不再是靶子,而是换成了一条红色的薄膜,也是高压线上常见的飘挂物,如果激光炮能将薄膜切割断,那么激光炮就可以进行实际的作业了。

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后,激光炮再次启动了,只见不一会的功夫,薄膜上已经融化出了一个红色的缺口,威力相当惊人,20秒过后激光炮成功地将薄膜切割下来。

两次实验的成功通过,让团队的工作人员信心大增,决定拿着激光炮到实际的工作现场进行测试,很快众人便找到了一处带有飘挂物的高压线,飘挂物距离激光炮有30多米的距离,如果这一次仍能够清除飘挂物的话,那么激光炮取代传统人工作业便不是问题了。

对此,团队工作人员都十分谨慎,对于激光炮的调试工作更是容不得一点马虎,当一切准备工作完成后,一名经验熟练的工作人员操纵着激光炮朝着飘挂物射去,只见飘挂物上逐渐出现了溶洞,但由于受到风力的影响,飘挂物来回移动,这给工作人员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经过了十几分钟的工作后,飘挂物的表面除了出现一些轻微的褶皱外,并没有太大变化,十几分钟后工作人员已经看得眼花了,老蔡无奈只能终止这次的测试,最终由人工的方式对飘挂物进行清除。

这次的失败给整个团队都带来了不小的打击,但是众人并没有因此气馁,回去之后大家开始思索出现问题的原因。

经过仔细的检查,发现问题的主要原因出在激光炮的功率上,于是众人开始着手对激光炮进行改进,将一代激光炮的功率进行增大,不久后第二代激光炮就做好了。

一经研制成功,老蔡和团队就迫不及待地对其进行测试,在激光炮的不远处放置着两个飘挂物,分别是黑色的遮阳网和白色的塑料薄膜,比起一代炮的测试难度增加了不少,但团队成员对二代激光炮却是信心十足,稍作调试后便开始了实验。

让人吃惊的是,短短30秒时间第一个黑色遮阳网便被切割了下来,接下来是白色的塑料薄膜,4分钟后白色的飘挂物也被切割了下来,用时完全超出了预期。

对于这样的成绩,队员们也都感到十分满意,于是大家决定再去实地进行测试,这里是第一次失败的地方,一代激光炮就是在这里遇到了难题,那么二代激光炮又会有怎样的表现呢?

这一次,老蔡决定亲自操刀对飘挂物进行清除,激光炮瞄准后,开始朝着白色飘挂物发射激光,激光打在飘挂物上冒出缕缕白烟,十几分钟过去了飘挂物最终没能够承受住激光的灼烤,最终掉了下来,实验测试初见成效。

随后,大家又找到一处红色飘挂物的高压线,这里离激光炮的距离足有40米,对于操作人员的熟练度以及激光炮的瞄准率都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不过二代激光炮的表现还是深受大家的满意,不一会的功夫,红色飘带物的一半已经被切割了下来,接下来就是另一半了。

让人意外的是,由于距离较远,加上风速的影响,红色飘挂物上已经被打得千疮百孔,可就是不掉下来,几十分钟过后大家都失去了耐心,老蔡不得不再次决定采用人工的方式将飘挂物清除。

二代激光炮的测试失败,也让大家意识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激光炮在瞄准上还是欠缺了些,如果能给激光炮配备瞄准系统,那么工作时间就会大大缩减,同时也能够降低工作人员的操作难度,于是在大家努力下,三代激光炮也做好了。

相比于二代激光炮,三代炮增加了瞄准器,虽然改进相对简单,但按照老蔡的说法,三代炮的瞄准率极高,即便是面对风筝线和钓鱼线这样的漂浮,也能够进行高精度的瞄准。

而在后续的测试中,也正印证了老蔡的这种设想,三代激光炮不仅轻松切除了各种细微的悬挂物,在实际工作中也有着不俗的表现,后来还在和人工队的比赛中取得了胜利,三代激光炮最终宣布研制成功。

激光炮一经研制成功,便被广泛运用在了实际工作中,极大地降低了人工作业的成本,同时为我国的电网安全做出了贡献。

那么,对此大家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里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