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卷宗材料不完整,四人定罪情况引关注:财物定性引发的半生波折

一份缺失335页关键材料的卷宗,使黑龙江佳木斯市民张万生的人生与一起司法案件相伴近五十年。一、案件起源与证据情况1974

一份缺失335页关键材料的卷宗,使黑龙江佳木斯市民张万生的人生与一起司法案件相伴近五十年。

一、案件起源与证据情况

1974年7月16日,张万志因误推他人自行车,被相关人员当场带走,并经历了连续数天的询问。据称,为缓解压力、保障自身安全,他按询问人员的要求,将自家和亲属所有的自行车均陈述为盗窃所得。张万志的父亲和两位哥哥也因此牵涉其中。办案人员在收回此前收缴自行车时开具的收据过程中,又将在外地工作的弟弟和妹夫带走,分别羁押半年及九个月,直至交还收据后才予以释放,未给出任何结论。

父子四人被长期羁押,时间达三年半之久。一起普通治安事件逐步发展为盗窃团伙案。

据称,张万志在后续过程中多次表达异议,但预审员张殿武表示不会正式提审,但会每隔三天进行一次谈话。张万志长期佩戴重达48斤的脚镣,据反映曾赤脚在碎玻璃上行走,冬季被要求脱去衣物并淋冷水,手指间夹子弹并往桌上敲击,戴镣铐在屋檐下的排水沟中行走,并受到木板、木方等工具的击打。

在缺乏充分证据、且被告人反映存在不当对待的情况下,法院未开展庭审、未对证据进行质证,时任庭长与院长刘立国、刘文举仍于1978年2月1日公开宣判。将父子四人认定为“盗窃集团”,分别判处二十年、十年、四年及免予刑事处分。当时兄弟二人仍为中共党员,但法院未就其党员身份履行相关程序,引发对案件处理方式的讨论。还出现了宣判布告上午张贴、下午撤下的情况。

1979年2月17日,中越自卫反击战爆发,两天后看守所在押人员紧急疏散时,法院向张万生送达了认定其犯有销赃包庇罪、判处四年徒刑的一审判决书。张万生在送达回证上写下“含冤服法不离党,实事求是最应当。为党为民出把力,不愿空吃蹲牢房”。据省高院一名处长表示,“羁押三年半,判三年都已超期,只能判四年”。

近期复印卷宗时发现,该案一审全套卷宗中,包含拘捕、侦破记录、证人证言、预审笔录、审讯笔录等直接影响定罪量刑的335页材料已无法找到。仅余判决书及草稿、宣判笔录、送达回证等16页文件,其中全卷总目录成为材料不全的证明。

二、判决内容与刑期变动

公开宣判会上定性为盗窃集团。首份(76)78号一审判决书改为盗窃销赃包庇案。第二份一审判决书(79)78号,仅向父亲一人发出,对其此前被认定为主犯并判处十年徒刑的情况未作提及,直接改为包庇罪,免予刑事处分。二审则直接宣告其无罪。

被判处二十年的张万志在服刑期间未认罪,不服判决,不愿以认罪换取减刑,持续申诉。据称多次受到处罚、关小号,1989年刑满释放当天,他未直接返家,而是前往省高院反映情况。

三、父子四人持续四十多年的反映与申诉,经历多次谈话与短暂限制自由,保存有大量邮寄材料的凭证。

为澄清罪与非罪的关键证据、争取公正处理,他们的申诉之路较为曲折,多次提出再审或听证请求,但未能启动实质程序。过程中,张万生发现二审卷宗中退卷函、送达回证等文书“案由”一栏仍标注“盗窃集团”,与之前判决的“盗窃销赃包庇”存在不一致,而复核审讯笔录、证言笔录、家属信件及单位证明等相关材料依然缺失。

司法机关对卷宗材料负有法定保管责任,这些直接关系定罪的材料缺失,不仅影响事实查清,也涉及档案管理规定的执行问题。

关于是否存在不当审讯行为,一直存在讨论。2007年,审监二庭庭长李韶伟曾口头提及预审员张殿武存在行为不当情况,但后续出具(2007)佳刑监字第5号复查案件意见书,维持原判。该5号复查案件意见书在卷宗中同样未能找到。向市政法委书记刘臣反映后未获回应(刘后接受审查调查)。李韶伟后因私藏枪支弹药(涉及办理假释事宜)被判处四年徒刑。

为说明审讯情况及“财物”认定的问题,张万生找到五份关键证言:三名同监室人员书面作证称目睹相关情况。公安局副局长、原看守所指导员姚凤祥出具了不同证词;看守高青山最初承认张殿武存在行为后又改变说法;车轮厂工人张某城证明购车手续齐全且不认识张万发,间接对“财物”认定提出疑问。参与调查的律师马某忠曾表示此案存在疑问,但后续无法联系;由公安局信访办主任李平主持的、关于公安局纪检委对张殿武行为处理的(82)佳公纪14号报告的底稿在张万生手中,保存多年后仍无明确结果。

对于335页卷宗的缺失,张万生认为可能与佳木斯中院内部有关,多次请求立案调查。但2021年7月16日,佳木斯中院出具的回复通知书未编号、无核查人签名,仅以“反映问题不成立”简要回应。

行政文书的规范制作是机关履职的基本要求,此类回应未能解答核心疑问,加深了当事人对问题处理过程的疑虑。

四、结语

几十年过去,张万生从青年步入中年。返回单位后经过长期努力,担任副科长职务,获得省高院、人事厅、法制局联合颁发的行政复议资格证书。他始终希望厘清三个问题:合法财产为何被认定为涉案财物?335页卷宗为何缺失?多份不一致的判决为何产生?

张万生希望有关部门重视案件疑问,对卷宗缺失情况开展调查,通过合法程序和完整证据给出公正结论。

(本文基于当事人陈述及公开资料整理代为发布,如有不实言论我们不承担法律责任,如有雷同纯属巧合,侵权请联系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