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提升2025年新分配教师的综合素养,助力其尽快熟悉并胜任教育教学岗位,10月15日下午,南京市江宁区2025年新分配初中教师见习期课堂教学培训在南京市竹山中学竹山路校区成功举办。江宁区教师发展中心孔姗姗副校长、培训处崔祥主任,竹山中学孙振坤书记、吴俊杰副校长、夏乾冬主任全程参与活动,与新教师们共同开启专业成长新篇章。

多维课堂展风采,素养落地见真章
本次培训分为课例展示和专题讲座两个板块,内容丰富、环节紧凑。
课例展示环节,语文、数学、英语等14门学科在不同会场同步开展教学展示。新教师们深入各分会场,观摩优秀教师精心准备的示范课,领略不同学科的教学魅力与创新实践。
语文周丽晨老师以“谈印象中的鲁迅”巧妙导入《回忆鲁迅先生》,通过“画插图,明形象”“探写法,作辩护”“捉镜头,悟情感”三个层层递进的任务,引导学生主动解构文本,打破对鲁迅的刻板印象。课堂上,学生们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深入理解了鲁迅作品中蕴含的人文关怀。

数学周莎莎老师从生活中的地砖引入《勾股定理的探究》,层层递进引导学生发现数学规律。她巧妙设计了动手操作环节,让学生通过测量、计算和验证,自主得出勾股定理,充分体现了数学探究的乐趣。

英语谢青老师以“learn from the language master”为主题,结合听力细节与班级调研,引导学生归纳英语学习方法。课堂氛围活跃,学生们积极分享自己的英语学习经验,在互动中提高了语言运用能力。

物理李翔老师以“光线是否扭曲”为切入点,通过自制黑箱展示透镜光路。学生们在猜测与验证中,深入理解了光的折射原理,培养了科学探究精神。

化学张灿老师以“化学式”为主题,通过模型构建引导学生形成“宏观—微观—符号”三重思维。课堂上,学生们用球棍模型搭建分子结构,将抽象的化学概念形象化。

道德与法治杨蔚涵老师以《诚实守信》为题,通过辩论与情境探讨化解学生认知困惑。她设置了贴近生活的情境案例,让学生在讨论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历史储朱霞老师以“帝制复辟与军阀割据”为主线,通过角色扮演提升学生历史素养。学生们分别扮演历史人物,从不同角度理解了这一历史时期的复杂性。

地理顾阳老师以南京港为依托,融合人地协调观。他引导学生分析港口选址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培养了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生物徐晓莉老师以寒潮病例为情境,引导学生探究呼吸系统。课堂上,学生们通过模拟实验了解了呼吸道的结构和功能。
音乐张晓丽老师以非洲与拉美音乐为载体,通过打击乐伴奏让学生感受节奏魅力。学生们亲自参与演奏,体验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特色。

体育闫丹丹老师系统讲解核心力量训练方法。她通过示范和指导,让学生掌握了科学的训练技巧,强调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合作练习,有效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品质,发展了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

美术王琪老师以“屋脊神兽”切入,结合AI 3D形象点评作品。学生们在创作中融入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展现了丰富的想象力。

信息技术金立梅老师以“哪吒”人脸识别为导入,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科技创新精神。学生们在动手实践中体验了人工智能技术的魅力。

每堂示范课均以创新设计落实核心素养。课后,各学科分组围绕“课堂互动优化”“教学细节打磨”展开深度交流,为新教师提供了可借鉴的教学范式。
专题讲座指方向,双轮驱动促成长
在两场紧扣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专题讲座中,石吉文老师和王荣雪老师分别从不同角度为新教师们指点迷津。
石吉文老师以《教研支持与反思驱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路径》为题,分享了从新教师到经验分享者的成长历程。她提出,成长离不开“教研支持”与“反思驱动”双翼齐飞。教研支持方面,要依托“师徒结对”“教师团队”支撑及各类平台机遇;反思驱动方面,要做到“做一次悟一次”,涵盖即时性的课后复盘、深度反思与实践迭代。她将成长路径形象概括为“跟着走、试着走、信步走”三个阶段,并强调了江宁教育对青年教师持续的关怀与支持。

王荣雪老师则以区内优秀教师的评选条件为引,指出教学与科研如同双螺旋,共同驱动专业发展。她分享了“三层备课法”和博采众长的听课策略,强调要以“教学为犁”,并鼓励新教师从公开课与赛课中“淬火”,在论文写作中凝练思想,用课题研究破解系统难题,以“科研为灯”照亮专业深处。

两位老师的精彩分享,为新教师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实用的方法,让大家对未来的职业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规划。
专家寄语寄厚望,砥砺前行启新篇
“站稳讲台是见习期的核心任务!”江宁区教师发展中心培训处崔祥主任在总结中,用“扣好职业生涯第一粒扣子”的生动比喻,叮嘱新教师把“备好每一节课、关注每一位学生”作为底线,持续学习以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他同时寄语新教师要尽早树立专业发展目标,培养坚持阅读的良好习惯,勇于挑战自我,抓住职业生涯发展的关键节点,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本次培训内容充实,针对性强,既有生动的课堂示范,又有理论的高位引领与领导的殷切嘱托,有效提升了新教师对岗位职责与专业发展的认知,为他们快速成长为合格乃至优秀的教师奠定了坚实基础,对加强全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新教师们纷纷表示,将以此为起点,在未来的教育征程上不断学习、反思与实践,为江宁教育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