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穷都穷不了是种什么体验?
奋斗半生一无所有,选择躺平后却财源滚滚。
幸福究竟是奋斗得来的,还是命运随机安排的?
河北小伙被第一任女朋友全家坑进监狱,判了两年。
出狱后又被妻子背叛,卷款跟别人私奔。
小伙从此变成穷光蛋,并且一蹶不振,选择在家躺平啃老,吃喝等死。
突然有一天,小伙家的墙上,被画了一个红圈,里面写着“拆”......
家住河北某县的小李,原本是个积极上进的青年。
只有初中学历的他,早早的就出去打工。
小李对未来充满希望,认为只要好好干,将来一定能出人头地。
小李虽然长得瘦小,但是干得比谁都卖力。
包工头很欣赏他,于是培养他当了技术工,工资也跟着翻倍。
小李在工地上干了两年,正式成为技术工以后,工资涨到了五千。
2000年初,五千块钱的工资绝对不算少,甚至在打工者这一阶层,已经算是佼佼者。
每个月能拿这么多钱,小李自然也很兴奋,觉得生活越来越有奔头了。
平时,他每个月都会给父母寄回去四千,自己只留一千零花。
小李不抽烟不喝酒,而且工地上还管吃管住,所以这一千块钱,他每月还能剩好几百。
就这样又过了三年,小李已经23岁了。
眼看老家的同龄人,陆续都已经结婚。
父母看在眼里,自然也替儿子着急。
母亲更是三天两头给小李打电话,让他回老家相亲。
可每次小李都说不急。
直到过年的时候,趁着儿子放假在家,母亲梁女士四处托人,想替儿子说门亲事。
李家的条件比较一般,不过小李本身人长得足够精神,而且帅气。
更重要的是,他现在打工,一个月能挣五千块,这毫无疑问是他最大的优势。
媒人王姐便以此为卖点,最终将目标投向了距离县城30公里的一个小镇女孩。
女孩姓杨,名叫杨露(化名),年龄比小李小一岁,也是个普通家庭。
这一点,倒是与小李门当户对。
媒人首先跟杨露家说了小李的情况,说他人在京中打工,每个月能挣五千多。
而且小伙人长得不赖,又精神又上进,跟着他保准享福。
杨露的家人一听,也觉得不错,于是便告诉媒人,让她定个时间,安排双方相亲。
于是媒人马不停蹄来到小李家,又将杨露的情况跟他们说了一遍。
小李得知女孩的家庭与学历,都与自己相当,小姑娘之前一直在广东打工。
不过,小李最关心的还是对方的长相。
只见媒婆一拍大腿,说道:“咱不说虚的,这姑娘长得忒耐人。”
“人家不光是模样标致,关键是那气质特别好。一看就是有家教、有规矩的女孩。长得白白净净,说话大大方方,一点都不扭捏,这样的姑娘,谁娶回家是谁的福气。”
不愧是做媒婆的。
一番话将姑娘描述的,当场就让小李神魂颠倒,迫不及待想要一睹芳容。
媒婆眼看小李一家没话说,于是便叮嘱他:“你们提前准备准备,这个星期六我安排你们相亲。”
为此,小李特意去城里做了发型,还买了一身西装。
回来的时候,顺带还买了中华牌的香烟,海之蓝的白酒,以及干果、糖果、瓜子。
还有特意给女孩准备的玫瑰花。
其实小李根本不懂这些,这都是之前媒婆教他的。
很快到了相亲的日子。
小李在媒婆王姐的带领下,一路搭车来到了女孩杨露的家。
小李是个偏内向腼腆的男孩,一进院子就看见女孩家的父母,七大姑八大姨,以及好多邻居,心里忍不住砰砰直跳。
小李一下子见到这么多人,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就觉得很尴尬。
好在有媒婆王姐在一旁帮衬指导。
王姐让他给人递烟,他就递烟,给人发糖发瓜子,他接着照做。
小李感觉自己像个提线木偶,要不是王姐拉着,他差一点就打退堂鼓了。
一番闲聊过后,媒婆王姐示意小李可以进屋,单独去和姑娘见面。
小李再次鼓起勇气,推门进了姑娘房间。
初见姑娘,小李又是一阵心脏乱跳。
偷偷打量之下,他发现这个名叫杨露的姑娘,长得跟之前媒婆描述的,八九不离十。
总而言之一句话:好看。
两人有的没的说了一会儿话。
过程中,小李壮着胆子,给杨露要了电话号码......
这时媒婆过来敲门,告诉小李该走了。
回去的路上,媒婆王姐问小李,对女孩是否满意。
小李不假思索的点头:“满意,特别满意。”
媒婆不动声色的告诉他,你满意没用,还要看女方家里同不同意。
“你先回去听信儿,有了消息我会给你家打电话。”
回去以后,小李一连在家等了好几天,也不见媒婆来电话。
那段时间,小李一直拿着杨露的电话号码陷入纠结。
他觉得自己完全没必要等媒婆的通知,自己手里明明有姑娘的号码,成与不成,打过去问问不就知道了。
可是万一人家姑娘不接该怎么办?
或者说压根儿就不同意。
那样的话,自己贸然打电话,岂不是太丢人了。
可老是这样等着,也太煎熬了。
经过漫长的心理斗争,小李终于下定决心,丢脸就丢脸吧,总比天天这样被吊着强。
“喂,是我......”
电话接通的一瞬,小李一颗心都跳到了嗓子眼。
小李原本以为,人家姑娘是没看上自己,所以才一直没给信儿。
结果却得知,对方觉得自己还行,愿意试着交往一下。
听到这句话,小李顿时心花怒放,恨不得立刻跳上一支舞,来表达自己的喜悦心情。
于是第二天,小李就主动约了女孩上街看电影。
一来二去,两人正式确立了恋爱关系。
通过这段时间的相互了解,女孩觉得小李人品不错,是个值得托付的人。
于是双方父母便坐在一起,开始商量订婚的事。
杨露的父母直接开门见山,说订婚的彩礼18万8,一分也不能少。
另外小李家必须在县城买房,还要买车。
除此以外,还有三金等订婚标配,要一应俱全。
小李家本就条件一般,当听到这些条件后,父母都忍不住叹了口气,纷纷露出了为难的表情。
杨母一看,对方竟然表现得如此消极,立刻两眼一瞪,作势要翻脸:
“怎么?不同意我家的条件?那就让你儿子再相相别家的姑娘,反正我女儿是铁定不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