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卦所说的是增益,但若只有增而没有减损,最终则将溢满,就像水库中的水只增不减,最终超过负荷就会因崩溃决堤,这便是“夬”,“夬”通决。而所谓的决在《说文》中的解释是“决,行流也。”乃是洪水决堤奔涌而出那势不可挡之势。由此而引申出的意义主要有三点与夬卦相关,一是疏通导流,决除隐患;二是,果决决断,言出必行,三是决战之意。从夬卦的卦象可以看出,五阳决一阴的架势,而一阴在最上。若将此看做是正邪之战的话,这是正义即将决去邪恶关键时刻,只需最后一击便可还天下清明,此时最忌优柔寡断,犹豫不决,因此夬卦有决断、决战,觉而后快之意,是解决问题最关键的一步了。
夬卦的结构是下卦为乾,上卦为兑。看这卦象颇有几分六大门派攻打光明顶的架势,当阴阳之争从复卦的一阳复始,阳气经历临卦、泰卦和大壮的壮大,如今终于能一气决去最上阴爻而复归纯阳乾卦。因此,夬卦是阳长阴消的最终章,就如同阴阳的大决战,势必相当关键,因此有着决断、决战之意。且泽上于天,又泽中水气升腾于天,必然导致作云,下雨,有果决之意味。
卦辞:扬于王庭,孚号,有厉告自邑,不利即戎;利有攸往君子要除去小人的态度是果决的,但具体行动却不能莽撞,不可掉以轻心。因为君子虽然光明坦荡,力量强大,但小人诡计多端,暗藏杀机,所以在对阵小人的时候要警戒危惧,小心行事,应先有周密的准备,然后方可进攻。且在夬卦中,小人上六亲比于九五之君侧,投鼠忌器,不利于动用武力,这也增加了铲除奸臣的难度。
因此,制裁小人要光明正大,要在朝廷上公布奸佞者的罪行,这便是“扬于王庭”。毕竟小人不会自甘退出历史舞台,越是到决战时刻,小人也是会疯狂反扑,必然会构陷忠义之士并置之死地而后快。此时更是要号令众人戒备危险,万不可掉以轻心。但谨慎行事,并不等于听之任之,只要抓住时机,做好充分准备,就可以“利有攸往”,铲除小人。
初九:壮于前趾,往,不胜为咎虽说决策的紧要关头需果决,但审时度势也是相当重要的。《周易》以“中”为重就是时时刻刻在提醒我们行事切不可太过执于两端,对于做决策的人来说,优柔寡断容易错失良机而使事情功亏一篑,但因躁动而急于求成,也容易莽撞行事而非但事不决,反而将老本给搭进去。因此,越是到关键时刻越是需要戒骄戒躁,沉住气审时度势而为。
因此,初九爻辞便关键之处便是提醒我们,决策需慎始。
所谓“壮于前趾”,就是但凡我们行动,脚指头总是第一个冲在前面,以此形象地刻画出一个做事不经大脑,躁动不安的形象。而初九之所以如此因为他以阳刚居夬卦初位,又是下卦乾之始,阳刚本就行动力强,乾又健而善行,导致了初九行动力有余而思虑不足的毛病。一听说阳刚君子与阴柔小人的决战在夬卦便不管不顾,匆忙就要上阵,也不考虑自己居初位本就无权无势,上又没有应援,根本就没有胜算。如此莽撞行事必败无疑。
从夬卦初九我们便需知道平时涉及重要决策或者行动都需要考虑周密,千万不可恃强而躁动,即便个人能力再强,也需要与周密的谋划相结合,否则非但实现不了目标,还可能坏事。

若说初九是个毛毛躁躁的执行者,相比来说九二的表现就老成多了。他知道越到关键时刻就越是需要打起十二分精神,谨慎行事。因此他时刻警戒着,“惕号莫夜有戎”,正是他的严密戒备,使得对手根本找不到机会来袭击,这正是有备无患。
九二以阳爻居阴位而得下乾之中,质刚能用柔还得中道,在刚健的乾卦中可以算是个有勇有谋的执行者,有赖他的警惕性,整个团队可以心无旁骛地进行决战前的紧张准备,而无需担心来自对手的突然袭击。
而九二爻也是提醒我们,在紧要时刻更要提高警惕,居安思危,纵然发生突发之变也可以从容应对。因此,九二可以算是夬卦六爻中相当重要的一爻。
九三:壮于頄,有凶。君子夬夬独行,遇雨若濡,有愠,无咎嫉恶如仇是值得褒扬的品质,嫉恶如仇的人也往往是正直且勇敢的。然而在《周易》中再好的品性太过了依旧会出问题,而再正直的人若不知融通,不善审时度势,一样会坏事,就像九三一样。
九三以阳居阳,且处于下卦乾体最上,过中而阳刚太盛。因此,在夬卦的大环境下又与上六相应,因此九三就像《射雕英雄传》中郭靖的师傅,江南柳怪之首柯镇恶,以自己三流的实力,却敢挑战拥有顶尖实力的恶人,在面对裘千仞、欧阳锋他都没怵过,不单单敢动口,还敢动手,连黄老邪他都不放眼里。
可以说在小说中看来着实让人大呼痛快,但现实中这往往是不自量力的体现。因此爻辞称其”壮于頄,有凶“将嫉恶如仇毫无掩饰地表现在脸上,这样就很容易招来恶人的警觉和针对,因此是相当危险的。
且夬卦中唯有九三一爻与阴爻上六正应,因此九三对小人上六穷追不舍的行为也很容易被其他阳爻所误解和愠怒,就如同独行遇雨总会被雨水淋湿一般,这使得九三更需忍辱负责,独自面对坏人,唯有消灭坏人才能洗脱自己的嫌疑而得无咎,而这何尝不是相当凶险的,连朱熹都感叹“过刚不中,怒形于色,凶道也。”虽说爻辞为鼓励正义战胜邪恶之风而称其“君子夬夬,终无咎也”但现实往往比理想更残酷。
因此小君认为,正人君子也需先保护好自己才能维护正道。因此九三所需要解决的就是,即便刚决也需要内守中道,必要的时候,亦需要忍小忿才能成大义。

在关键时刻的决断中最忌优柔寡断犹豫不决,而九四的困境就是由此导致的。
可以说,夬卦的五个阳爻中九四处境最不好,爻辞称其“臀无肤”,形象地说明了其处境之困难,就像臀部失去皮肤的人一样,坐不得也走不了,相当煎熬。
九四之所以这么艰难就在于,他以阳居阴位不正,且不中。但一般不中有两种情况,九三之不中在于太过,因此行事容易偏激,而九四的不中在于不及,又居于上兑之初,兑卦的特性是柔和的,这使得九四因难下决断因此行动力不足,往往容易在犹豫间就错失了行事的最佳时机。
其实九四的性格缺陷并不是无解的,若他能顺应时势,顺从上峰九五的安排那么九四的性格缺陷还有补救的机会。所谓:“牵羊悔亡”,便是按下自己的固执向时势低头,“牵羊”是古代投降礼,《左传》便有郑伯肉袒牵羊投降的记载。
其实很多时候,不单单强硬是种固执,不顾现实的优柔寡断也是一种固执,是执于不敢下决断,往往是不自信或是不愿承担责任的软弱表现。因此,若九四在关键是时刻可以克服自己的这种缺陷那么便能“悔亡”,不至于事后懊悔。但问题是,固执的人不管是执强或者是执弱的人往往都很难听的进别人的劝告,因此爻辞叹其“文言不信”,小象也责他“聪不明”,听了劝告跟没听一样。可见,对于一个人来说最可怕得不是自身有缺点,而是听不进别人得意见而一路走到黑。
九五:苋陆夬夬中行,无咎九五与九四一样都处于上体兑卦,因此都具有和悦有余而刚健不足的特性,但好在九五得正且居中,因此在关键时刻他能够克服个性中优柔的一面,而果决行事。
但为何九五果决行事应是符合夬卦核心的行为却仅得无咎呢?从爻辞“苋陆夬夬”便可知九五的决断其实是相当脆弱 ,而非表面上看的那么果决。所谓“苋陆”就是马齿苋,一种喜生阴且脆弱易折的植物,以此隐喻九五的决断其实并不容易,且相当脆弱,若决断时未能当机立断将事情了断让自己没有回头路,则极易生反复。毕竟夬卦五个阳爻中唯九三与九五跟对手上六有所关联。
九三虽与上六正应,但凭九三那择善固执的暴脾气一见上六就紧咬不放,自然不会有决断上的困境。但九五确是与上六有着亲比的关系,这就好比身边最亲近人竟然是最大的反派,这对于九五来说确是是个相当大的挑战。但作为中正之君,他还是拎得清私谊与大义,当下定决心的时候,还是果断斩除上六,不给自己后悔的机会。而这也是九五与九四最大的区别之处,亦是中正与不中正之别。

可以说,整个夬卦就像部武侠小说的情节,五大阳爻绝杀反派首领上六。而五大阳爻也性情各异,初九是初出茅庐的江湖新人,九二则是经验老道的老江湖,九三若是嫉恶如仇的江湖大侠,那么九四就是优柔寡断,打者自己小九九的所谓名门正派,而九五作为武林盟主,偏偏还曾与上六称兄道弟是生死之交,最终却不得不刀剑相向,而到了上六,这场武林大戏终于到了最终章,而结果必然无可争议的邪不胜正,上六作为武林头号魔头最终难逃制裁,因此爻辞称“无号,终有凶”。
那么上六为何会有如此凄惨的下场,其实从阳长阴消的趋势上来说,这是必然的结果。而若要深究背后更深层的原因,那便是人性的必然,非我族类其心必异,阴与阳之争,就如同人性中不同对立面的对抗,残酷又惨烈。
若不以果决的手段斩草除根,势必将迎来对方反扑,因此越是到了斗争最终章越是残酷,也才有了夬卦六爻的众生相。
通过夬卦六爻,也充分的告诉我们,在关键时刻不但需有决断力,还需要缜密周祥的思虑,唯有谋而后动,唯有审慎与果决完美结合才能顺利达成目标,消灭对手,了解纷争。唯此才能还天地一个清明,否则争端不决,后患无穷,一时的犹豫,或许意味着战火将继续蔓延,致使生灵涂炭损失将何其惨烈;而一时的冲动,一样可能打破长久的布局,而使得一切努力功亏一篑,损失亦是难以衡量。
因此,夬卦说的是决断,更是警示决断中,需克服种种个性的缺陷,唯有如此才能获得最终的胜利。
夬卦对于小君来说是最激动人心的一卦,六爻看下来就像是看了一场精彩的武林对决一般,六爻就像众生相皆有自己的特色和立场。但终究,这一卦还是通过不同的场景和角度来告诉我们,关键时刻的决断往往会受到各种各样问题的影响。唯有去正视问题,战胜自己,克服困难才能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决断。
![15个G,竟然被我听听歌都用完了??[doge]享界s9t](http://image.uczzd.cn/6057404105004145949.jpg?id=0) 
                         
                         
                         
                         
                         
                        